諸多這樣的感人點滴,數不勝舉。

    我的闊大之家裏的那股親情與大愛,直浸潤得人每個毛孔都充盈了。那農家裏的平凡與偉大處處都顯現出來。那裏的每個人都是無私偉大的,為著他們的家,他們家的人,擴展到為著他們的村莊,他們的鄉親,他們的後代,都是用盡生命毫無保留或舍去生命的去愛去活的。充滿血的痛感!同樣的,能挺過來的就活下來了,挺不過來的就死去了。

    大姐給三叔輸血,給大家做麵包吃,那詼諧誠摯的場麵,令人充滿了歡笑,可又透出股感傷。那是那個時期村上貧窮導致人類的一種感傷,一種出自自然的感傷。於這感傷中會生出一股敬畏。全篇幾乎全由這樣誠摯感傷而充滿敬畏的場麵組成。那一個大家庭的每個成員都未辜負生命,辜負這個人間,用生命最真誠的內容尊嚴的活著。為著自己的村莊,自己的親人,子孫,忘卻自己的活著。那是那個時期農人的骨髓與精神。

    人物算是個個鮮活。二嬸子的陰沉與僵硬,二叔的木然與善良,三嬸子的慵懶與隨意,小姑的對親人們永遠的至純與熱愛,小姑父的樂觀與孩子氣,等。

    隨著故河口的日益完結,故河口村莊也經曆了奔岸前後的變遷,分成了前故河口時期與後天鵝洲時期。後麵的筆觸開始觸及到我輩人的生活,這都為它的續篇《天鵝洲》做好鋪墊。長輩們的勤勞勇敢善良純樸,用生命去愛去活的優秀品質開始在他們晚輩中秉承體現,同時也攜帶著農人的拘謹與限製。他們那樣矛盾糾結的生活在另一個故河口時期裏。

    鹿女是《天鵝洲》中的主角。亦是《故河口物語》中唯一作為晚輩出現的一個主角。因她的命運還係在這一座村莊上。她盡管過得好,但並不是象她的長輩們一樣真正挺過來了,而是時代的進步將她推到了這個時期裏。她在物質上是存活下來了,而在精神上卻一次次死去。在不斷的精神困頓與村莊的不斷變遷中,她也頑強的活過來了。她身上似乎可重現祖母,母親的影子。然那一座村莊終滋潤不了她的夢想與生命。最終她告別了那一座,她長輩開墾出來的村莊。

    十月風的淡涼又來了,如同久遠前的清淡,散落而悠遠寂寞。夾著幽暗的柑子樹香。好多次這樣的時候,鹿女都沉浸在對二十年前的那個十月天裏的緬懷中。那情緒猶如火紅吹落的楓葉。紅色的,幹燥的,卻無限的淒美,浪漫。

    鹿女心中的無奈悲憫,都隻因為二十年前的那村莊裏的某戶農家的人,永不改變的呆滯愚昧。全篇似乎就隻有吳汰這一個反麵人物。她身上就充溢著這種呆滯與愚昧的氣息,且將它延續到她的子孫後代那裏。它是多少農民幾輩子都無法消除的一種氣息呢?中國農村又有多少家庭在這種氣息中繁衍生存至今呢?看到這裏,讓我也忍不住想痛哭場。

    我隻能說這些人物都太純了。他們身上所透露的那種氣息,無論呆滯沉悶愚昧,還是樂觀開朗大氣。都是沁人心脾的。那都是最原始自然的一種美。他們是生在那村莊從未浸任何汙染的人。是那一座村莊養育了他們,將自然的那一種美涔透到了他們的身上。他們是吸收那一氣息長大的。他們的氣質就是那一村莊的氣質。它們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