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深觀因緣本末來去,就隻會被世法捆綁,落入矛盾與執取,讓自己動彈不得。

曾經,孟子的弟子陳臻不明白老師麵對饋贈時因人而異的行為,而問道:“前天,齊王派遣的使者送來一百兩上等金,老師不接受,卻接受宋國饋贈的七十錢、薛君饋贈的五十錢。如果前天老師不受饋贈是對的,那麽今日接受饋贈便是錯的;如果今天接受是正確的,那前天不接受就是錯誤的。”

孟子回答說:“前天與今日的決定,都是對的。在宋國時,我將要遠行,對一個準備遠行的人贈送財物是理所應當的,我又為什麽不接受呢?在薛地,聽說途中須要戒備,薛君贈送五十錢買兵器防備,我有什麽理由不接受?而對於齊國平白無故的饋贈,所謂‘無處而饋之’,等於是在收買、賄賂我,我哪有接受賄賂的道理?”

“言君子之辭受取予,惟當於理而已。”接受與不接受,沒有絕對的答案,但看其中的因緣道理。智者行事,深明“有所為,有所不為”,人生諸多道理並不是數學公式一加一必定得二。智藏禪師說“有”,徑山禪師說“無”,沒有誰對誰錯,就像佛陀說“有”、說“空”,是因人、因萬法而有不同,不懂得深觀因緣本末來去,就隻會被世法捆綁,落入矛盾與執取,讓自己動彈不得罷了。

人生萬事應當靈活思考,如果像陳臻一樣,隻在事相上琢磨,那就會在是非善惡、該與不該的分別中走進迷宮,終究暈頭轉向。不如學習孟子講道理、不看事相,自能在複雜的人生萬事中,維護住自己的人格,又進退得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