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

英國格拉斯哥市的一家書店門口總放著一箱舊書,有一個靠獎學金過活的窮學生,在箱內看到一本學校指定要看的書,就每天花些時間讀一章。後來他賺夠了那本書的錢,沒想到那本書已不在紙箱裏了。

他走到櫃台詢問,隻見老板伸手從身後書架上取下那本書,把它遞給窮學生:“有位先生想買這本書,可是我知道你還沒有看完。”

對學生來說,書是他的生命。書店的老板給這位窮學生一點因緣,也等於給了他一個思想,一個知識,一個大千世界。

四十幾年前,我初到台灣,一無所有,食用都有困難,買書更是奢望。後來,念經、法會有了一些錢,就全數拿來買書。

同學們看到我將錢花在買書上,便問我:“你錢不拿來買穿的、吃的,幹嘛老是買書呢?”

我義正詞嚴地說:“我將來要辦圖書館!”

他們聽我這麽說,哈哈大笑:“你真做夢,還想辦圖書館呐?”

我沒理會他們的嘲諷,依舊有了錢,就拿來買書。就這樣買了幾十年,從中文的書籍,到日文、英文、俄文、西班文、法文;從佛教書籍,到哲學、文學、曆史、傳記。到現在,不但自己閱讀了許多書,也創建了二十六個圖書館。

王安石說:“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一個學校的生命,就在圖書館,一個人的生命,就在閱讀。所以我寧願將自己的收入用來買書,以供大眾暢遊於圖書法海中,讓每個人都能因書而富貴,透過書去看看世界,讀讀古今,在書中,振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