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大眾、為大眾服務,讓人活得更有意義,人生更是精彩。

心懷喜舍心,常行布施,能夠讓人擁有充沛的活力,感受人生處處都美,時時希望無限。《大毗婆沙論》提到:“施無貪欲者,獲勝果無疑。”《增一阿含經》也說:“隨時念惠施,受福如響應,永已無短乏,所生常富貴。”一個人要有為人服務的喜舍心,日日月月,歲歲年年,堅持不退,隻要有信心,本著無私的奉獻精神,假以時日,山前一片功德田,必定稻穗飄香,金黃閃耀。

記得佛光山開山之初,設立了一個小小的服務處“果樂齋”,專門供應來山信徒、遊客麵食之用。有個小女孩從那時候開始便發心賣麵,讚助大慈育幼院的經費。顧客少的時候,她高高興興地整理雜貨,顧客多的時候,尤其每年春節平安燈法會期間,她依然不疾不徐地為盈門的賓客做最佳的服務,即使從清晨忙到晚上十一二點,還是滿臉知足常樂的樣子。

三十多年來,她由滿頭黑發做到銀絲滿布,仍然熱心為人服務,沒有埋怨,也不嫌苦、不驕傲,更不會對人失禮,默默地為人服務,無私地對待大眾。

她,就是郭道光師姑,在佛光山奉獻了三十幾年,無時不在播散人性的光輝、人性的愛,無私無己,如實奉行人間菩薩道。因為敬重她為佛教犧牲奉獻的精神,回饋她的發心,佛光山在大慈庵特地準備一個設備齊全的房間,並給她一個功德主的名義,作為嘉獎。

她常說:“女孩子何必一定要嫁人?何必隻愛一個人?要愛就要愛一切眾生。”確實,愛大眾、為大眾服務,讓人活得更有意義,人生更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