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不能因一時的情緒、一時的衝動而輕率決定。

幾年前,很多年輕的人在參加完中台山寺舉辦的夏令營後,甚至在沒有告知父母的情況下便快速出家一事,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議論紛紜,各有各說。

依佛教的製度、戒律,我個人比較不讚成隨便出家。出家,是何等神聖的事情!不能因一時的情緒、一時的衝動而輕率決定。想發心出家很好,但最好能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核,讓自己在寺廟裏住上兩年、三年,或者經過二三年的佛學的研究,尋察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思想,是否能和佛教僧團的生活配合?“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也。”出家很好,但是出家是一種奉獻,是一種服務社會,自省能忘記小我,去成全大我嗎?

尤其,出家應該要跟父母家人協商,讓父母同意,要皆大歡喜。不管成年、未成年,父母總是養育我們,無論做什麽,最好獲得他們的同意。佛教製度在有人出家的時候,也會問一句,“父母有允許你出家嗎?”他要回答“允許”,我們才可以為他剃度。假如父母沒有允許,最好多一番協調。

中台山的事件,等於過去男女青年,為了婚姻不自由表示:“我不要聽父母之命,不要聽媒妁之言!”或者:“這是我自己的幸福,我要自由戀愛……”為了爭取婚姻自由,多少人殉情,多少人離家出走。因此,這個社會慢慢就有了一些思想觀念上的革新。

出家,當然是信仰自由,現在的青年人為了爭取信仰自由,也做出自己斷然的決定。不過,出家也不是一朝三日的事,也等同終身大事,所以最好還是獲得父母的同意,經過一段時間審慎考量。

在佛光山,有的人來了,有的人走了,來來去去,不強求。佛教的戒律裏,也允許可以幾次出家,這都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無論父母也好,或是年輕子女也好,對於出家一事,彼此都要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