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後,日本兵力有限,無力侵占山東全省。於是占據榮城、文登等地的軍隊相繼退往威海衛,集中主力進犯遼河下遊地區。清政府擔心日軍進到北京,派出6萬軍隊分駐山海關內外,這是甲午中日戰爭以來清政府最大的一次用兵。

    1894年底,清政府任命湘軍老將兩江總督劉坤一為欽差大臣,授以指揮關內外大軍的全權,又以湖南巡撫吳大澂和宋慶為幫辦,作為劉坤一的副手。劉坤一昏庸老朽,吳大澂靠吹牛起家,隻會紙上談兵,卻要裝出一副風流儒將的樣子。清政府把軍事大權交付給這些人,指望他們禦敵戍國,哪有不敗之理。

    1895年3月4日,日軍進攻牛莊。牛莊是遼河下遊平原的一個街鎮,牛莊一失則圍困海城的清軍不戰自潰。駐在牛莊的清軍有11營,守將魏光燾、李光久將駐軍散居在民房裏,不認真布置防務。敵軍四麵包圍牛莊的時候,李光久才接到報告。他還在抽鴉片煙,慢慢吞吞地等著士兵吃完早飯,敵軍已進入市街。廣大士兵依據房屋,進行自發抵抗,雖然英勇抗敵,終因寡不敵眾,傷亡慘重,牛莊當日淪陷。1000多支毛瑟槍,150萬發子彈,外加19門大炮及其他軍用物資,全留給了日軍。

    慣說大話的吳大澂聽說牛莊失守,嚇得驚慌失措,連夜從田莊台拔腿逃走,各將領也跟著溜走。

    田莊台位於遼河西岸,是整個遼東前線全軍的糧庫,即後勤機關所在地,又把守營口的後路。當時,宋慶統率兩萬大軍守衛營口,與占據蓋平的日軍相峙。聽說吳大澂跑了,宋慶連夜撤到田莊台,隻留蔣希夷統兵2000人留在營口。蔣希夷也是貪生怕死之徒,日軍剛抵達營口東門,蔣希夷就率各營倉皇北逃。他逃跑後,還居然厚著臉皮向上司稟報“戰績”,說自己在營口“拒守炮台,連日血戰”,真是無恥之至!這樣,日軍不費一槍一彈就占領了營口市街。

    3月9日,日軍各路大軍會攻田莊台,集中曆次繳獲的清軍大炮100多門,向清軍猛烈轟擊,並從上下遊繞道踏冰渡河。守軍在宋慶的指揮下,曾作了一番抵抗,無奈抵擋不住敵人的炮火,隻得撤退。這一仗,清軍損傷2000多人,日軍死傷100多人。日軍占領田莊台前後,下令焚燒街市,大火燒了整整一天一夜,這座有近萬戶居民的繁華市鎮,轉眼之間化為廢墟。

    不過十天工夫,清軍數萬大軍從遼河東岸全線潰退。依克唐阿退到了遼陽,宋慶、吳大澂退守距田莊台200裏的石山。劉坤一此時在山海關,聽說前線大敗,異常驚慌,甚至用巨款去賄賂恭親王奕和西太後寵信的榮祿,請求調回江蘇。其實,日軍因為戰線拉長,兵力不足,並沒有計劃越過遼河。

    清政府在遭到一連串失敗之後,不去認真組織抵抗,而是想方設法與日本早日議和。

    早在日本侵占威海之前,清政府就開始它的乞和活動了。1894年10月初,清軍在平壤戰役和黃海戰役中失利,李鴻章請求英國出麵調停。英國考慮到戰爭長期進行下去,會損害它在中國的侵略利益,於是抓住清政府求和的機會,建議俄、法、德、美聯合調停中日戰爭,條件是:中國對日本賠款;國際共同保護朝鮮的獨立。但各國對此意見不一致,而且此時日本在軍事上節節勝利,野心勃勃,在美國的支持下,拒絕了英國的建議。清政府的求和也就沒有求成。

    1894年10月底,日軍大舉進犯東北,清政府轉向美國提出調停的要求。美國認為對中國勒索的機會到了,假意當起好人,表示願意出麵調停。它暗示日本,對中國的軍事行動應適可而止,否則會引起歐洲列強的幹涉,對日本不利。經過幾個月的戰爭,羽翼剛剛豐滿的日本已感到筋疲力盡,出現軍費缺乏和財政空虛,也願意接受美國的調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