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裏,有人過於追逐物欲,有人過分刻苦自勵;有人對金錢的使用浪費無度,有人則是一毛不拔,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隻手,始終緊握拳頭是畸形,隻張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適可而止,要不偏不倚,這就是中庸之道。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裏實踐中庸之道,有四點意見:

第一,做事不要太苦

人生不能沒有工作,因此每個人都不能不做事。做事當然要勤勞,但是也不能太辛苦;太辛苦了,以後做事就畏難、畏苦,就不能長久,不能持之以恒。所以,現在的公司單位大都製定8小時上班製,每天工作時間從上午8點到下午5點,有一個時間性;甚至每個星期不但有休假日,現在還實施周休二日,這就是要我們不要太辛苦。

第二,享欲不要太樂

人不能沒有物質生活,適度的物質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條件。但是有的人享用過度,過分放縱五欲之樂,例如吃要山珍海味,穿要綾羅綢緞、住要高樓大廈,出門要開高級轎車等。過分追求物欲之樂,甚至浪費無度,則如銀行裏的存款,用得太多,總有一天會負債,所以,福德因緣還是要慢慢享受,不能透支。

第三,待人不要太苛

人與人相處,要懂得待人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待人要厚道,要替人設想。尤其身為主管者,要待人如己,甚至要寬以待人,嚴於律己,如果待人嚴苛,或者是過分放任,都不是處人之道。

第四,用物不要太榮

對於日常用物,有的人愛購物,平常沒事就喜歡逛街購物,並且樂此不疲,有的人則非名牌不用。其實東西能用、夠用就好,不要太過豪華、奢侈,物質太多,不一定很好,所謂“人為物役”,物質太豐,有時也是一種負擔。

中庸之道其實就是佛道,佛道就是要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裏,凡事不要太左也不要太右,不要太緊也不要太鬆;能夠不偏不倚即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