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謙卑的風度。一棵成熟的稻穗,頭必定垂得很低;一個成熟的人,對人必定是謙卑的。西洋哲學家講:“宇宙有多高?宇宙隻有五尺高!”六尺之軀的人類要在宇宙中生存,低一點頭會更順利,因此做人要懂得謙卑。關於謙卑之道,有四點:

第一,向尊長謙恭是本分

每一個人都有父母、師長、尊親、長輩,對於我們的尊長,我當然要對他恭敬、謙虛,如孔子說:“有酒食,先生饌;有事,弟子服其勞。”孝順父母,對長輩謙恭,這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第二,向朋友謙虛是和善

我們對待同學、同事、朋友,態度要謙虛,要尊重他、抬高他,這是表示和善。能夠對朋友謙虛的人,自然會有人緣,別人自然容易接受他。

第三,向晚輩謙遜是高尚

有時候對待自己的晚輩,如子侄、學生、部屬,在他們前麵不必傲慢,不必自高自大;能夠謙遜一點,不但不表示你的地位低,或是身價差,反而更顯出你的人格高尚,也更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第四,向生人謙和是安全

平常我們會遇到一些過去不熟悉,或是初次相見的人。不管是為了事業,或是因為別人的介紹,不管是有緣者,或者偶然相遇的人,如果你對陌生的人謙虛、和平一點,這是安全之道。因為對方的背景你並不清楚,萬一是位領導,你對他傲慢,事後的結果可想而知,必然是會吃虧的!所以在生人前麵謙遜,才能安全無患。

萬事成於謙虛,敗於驕矜;做人要懂得虛懷若穀,要如大地之謙卑,才能承載萬物,成就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