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同

星雲大師的最新著作《星雲法語》十冊套書,香海文化把部分的文稿寄給我,邀我為序。8月溽暑期間,我自身事務有些忙碌;但讀著文稿裏星雲大師的話,卻能感覺到歡喜清涼。

《星雲法語》裏麵有一篇我很喜歡,其中寫道:“要有開闊包容的心胸、要有服務度生的悲願、要有德學兼具的才華、要有涵養謙讓的美德。”

多年來我從事教育工作,希望走出狹義的精英校園空間,真正幫忙各階層弱勢學生。看著莘莘學子,我想我和星雲大師的想法很接近吧,就是教育一定要在每個角落中落實,要讓最弱勢的學生,能個個感受到不被忽略、不受到城鄉資源差別待遇。

青年教育的目的,不就是教育工作者,希望能教養學生,成為氣度恢弘的國民嗎?

為勉勵青年,星雲大師寫下“青年有強健的體魄,應該發心多做事,多學習,時時刻刻誌在服務大眾,念在普度眾生,願在普濟社會”。

星雲大師的話,讓我想起《聖經》裏的箴言:

“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製;有了節製,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聖經·彼得後書》)

宗教情懷,就是超越一切的普濟精神。人間的苦難,如果宗教精神無以救濟,那麽信仰宗教毫無意義。不論是佛陀精神,或是基督精神,以慈愛的心處世,我想原則上沒有什麽不同。尤其是青年人,更應細細體會助人愛人的真諦,在未來起著社會中堅的作用。這樣,我們現在辦的教育,才真正能教養出“德學兼具”的青年,讓良善能延續,社會上充滿不汲汲於名利,助人愛人的和諧氣氛。

香海文化出版的《星雲法語》,收錄了精彩法語共計1080篇,每一篇均意味深長,適合所有人用以省視自己,展望未來。“現代修行風”不分基督、佛陀,親切的聖人教誨,相信普羅大眾都很容易心領神會。

如今出版在即,特為之序。

(本文作者為台灣暨南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