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重重雲霧,突然陽光大盛,自際斜照。

    路行雲扶額前望,遙遙可見一座極為雄偉的寺廟坐落在懸崖峭壁之側。陽光在雲彩間反複折射,入眼並非刺目的金黃,而是有如夕陽餘暉,令地都呈現淡淡的淺紅。

    從見到寺廟開始,幾人腳下道路就從草地變成了嚴整的磚石地,一直鋪陳向寺院山門。山門外,夾道立有十餘個齊人高的石雕僧像,它們神態姿勢各異,皆具威嚴,聽定淳介紹,是為守護山門前道路的十八羅漢。

    走到青光寺正門前,路行雲仰頭瞠目,隻見這山門極為高闊,足有十餘丈高,與飛雲平齊,兼寬大異常,足夠同時容納十餘匹馬並駕齊驅。不要尋常大門,就連京城皇宮朱漆正門,論寬闊,怕也隻有青光寺正門的十分之一而已。由此足見屹立百年不斷修繕,且被稱為“禦寺”的青光寺之香火有多麽繁茂。

    定淳道:“我寺山門常年大開,以示海納百川、來者不拒的胸襟。隻每年元月初一開閉一次,掃除瘴氣戾氣,澄澈佛門。”

    山門兩側,距離寺院高牆咫尺立有五尊丈餘金身佛像,分東、西、南、北、中布置,每尊佛像下麵,都設香爐供奉,青煙飄繞。

    定淳合十禮敬:“此為五方佛,專護山門,分為不動明尊、阿彌陀佛、開敷華王、鼓雷音以及大日如來,法力無邊,出入山門,都必須祝香禱告。倘若不然,出入之際,將惹上褻瀆之罪業。”

    路行雲道:“我聽這五方佛每一尊都代表著貴寺的一支流派,不知如何對應的?”

    定淳回答道:“中部大日如來主光明普照,與我寺主持對應;東部不動明尊主對眾生不生瞋恨,是佛經要義的化生,與我寺主研佛法的須彌院對應;西部阿彌陀佛主智慧功德,博采眾長,與我寺主掌雜學經典的尼山院對應;南部開敷華王主隨順生靈之所欲,普度眾生,與我寺主研醫術丹藥的賞峰院對應;北部鼓雷音主使一切眾生遠離煩惱孽障,降龍伏虎,與我寺主研功法的白龍院對應。”

    唐貞元指著遠端道:“那裏難不成就是傳中活佛所在的歸我精舍?”

    路行雲順著他的指向望去,隻見茫茫無際的雲海遠端,一段陡岩從青光寺後筆直伸出,仿佛直通蒼穹,位處太陽正下方,被耀目的光芒包裹,似乎與光輝融為一體。

    定淳點頭道:“不錯,那裏正是雲蓮峰巔。”

    唐貞元歎道:“百聞不如一見,活佛羽化成仙,佛光普照。”

    崔期頤亦是麵露驚訝神色。她與唐貞元雖然是名門大派的弟子,但年紀尚淺,此前也從未造訪過青光寺,亦不免為雲蓮峰與青光寺的雄奇峻偉傾倒。

    三人跟隨定淳向護門五方佛進了香,走進寺院。賞峰院院落位於寺院東南角,沿途寺廟屋舍櫛比儼然,層層疊疊一直延伸到雲海深處,其間數座巨塔高閣拔地矗立,威勢不凡。有綿延渾沉的念經聲不絕縈繞,即便心浮氣躁之輩,置身於此等環境,同樣會平心靜氣,心生肅穆。

    賞峰院內牆外圍大門口立有幾尊白玉八角經幢,雕刻有人、獅子、羅漢等形象,走近了看,白玉表麵凹凸不平,竟是布滿了蝌蚪般大的文字。據定淳介紹,這些都是上古佛讖,蘊含著大智慧,但古文艱澀難懂,至今尚未能完全讀通,專研佛經的須彌院時常有學究僧來此研究,倘若能完全破解裏麵的秘密,對今世佛法的完善必然大有助益。

    走進賞峰院大門,主道側方有卵石道直通一座高台,定淳道:“那高台上的亭子是本寺八亭之首‘飛杪亭’,聽當年創寺祖師便是在那座亭中坐觀雲蓮峰壯麗景色,大徹大悟,同時創出了‘內丹龍璧功’這樣的絕學。”

    唐貞元道:“原來‘內丹龍璧功’源出於此,我曾聽首席講起佛學武功,以青光寺修練元氣有四大神功,數‘內丹龍璧功’尤為難練。以貴寺之繁盛,有資格練習‘內丹龍璧功’的也寥寥無幾,即便當今四院總主持妙為神僧,元氣的底子也不是‘內丹龍璧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