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世家把持河東鹽場數百年,自三國以降,曆經朝代更迭、政權罔替,時至今日依舊牢牢掌控鹽場,足以見得其勢力之龐大。想要在人家的利益當中分潤一下,甚至將鹽場所屬收歸國有,就要做好河東世家全力反撲之準備。

    總不能你這邊拎著刀子要從人家身上割肉,還得人家老老實實歡歡喜喜的任憑宰割吧?

    房玄齡搖搖頭,溫言道:“世間之事,成敗之間不僅在於綢繆是否縝密、天時是否有利、地利是否得宜,更在於人。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辦,往往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後果……人與人的能力不一樣,觀點不一樣,性格也不一樣,結果自然差之千裏。”

    武媚娘蹙眉:“父親的意思是說陛下會動搖?”

    如果李承乾頂不住壓力,甚至懷疑此前的決策,郎君在河東的作為豈不是付諸東流?

    房玄齡道:“九五至尊、天下之主,豈能出爾反爾?明麵上,自然不會做出反悔的決定,硬頂著也要頂住各方壓力。但是正因為是硬頂著,心裏就會覺得憋悶、委屈,認為二郎辦事不夠穩重,不能體諒他這個皇帝所麵臨的處境……這種心態,最是容易產生隔閡。”

    頓了一頓,諄諄教誨:“君王乃天下之主,不是他們不願待人以誠,而是所涉及的利益太多、太廣、太亂,不可能始終如一的信賴某一個人,無論心中如何不甘,都會向權衡取舍之後的利益低頭,因為他們肩負天下、胸懷四海。”

    武媚娘明白了,頷首道:“原本還打算再留在長安幾日,將瑣碎事情處理幹淨,既然如此,那明日便啟程前往洛陽,去見郎君一麵,讓他快刀斬亂麻,盡快將河東鹽場的事情收尾,莫要耽擱。”

    這件事若是對導致郎君與陛下之間產生隔閡,那必然是引發更大的動蕩之後,損失了陛下更多利益之後。可若是郎君能夠盡快將事情處置完畢,鹽場迅速複產,不僅不會產生所謂的隔閡,還會完美完成陛下的交托解決河東世家的問題,立下大功。

    鹽場複產,河東不亂,眼下關中各地鬧哄哄的輿情自然偃旗息鼓,任誰也沒有借口生事。

    房玄齡就很是欣慰:“倒也不必太過焦急,二郎既然敢對鹽場之歸屬動腦筋,必然有成算,隻需告誡他辦事穩妥一些、收尾利落一些,事緩則圓,莫要大動幹戈就好。”

    知子莫若父,自家二兒子什麽性格他豈能不知?那是個“沒理攪三分”的棒槌,一旦占著理,更是狂追猛打、毫不留手,河東世家若是強硬到底,隻怕沒什麽好下場。

    然而現在剛剛邁出打壓門閥的第一步,隻需達到掘斷河東世家之財源的目的即可,不宜窮追猛打使其損失慘重,否則天下世家人人自危、兔死狐悲,往後再想打壓其他門閥必然遭受其奮死反擊,朝廷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也就大大增加,得不償失。

    武媚娘欣然點頭:“多謝父親教誨,定然叮囑郎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