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身臨其境,誰也無法想象那種朝不保夕、擔驚受怕的日子有多麽難捱。

    每當麵對太子妃、世子那滿含擔憂的眼神,李承乾又是愧疚、又是害怕,誰都知道自古以來廢太子從未有得善終者,連帶著妻兒老小也下場淒慘,身為男人不能保護自己的妻子、兒女,那是何等的窩囊、惶恐?

    他幾乎發瘋,甚至想過以自暴自棄的極端方式來向父皇表達不滿,破罐子破摔……

    所幸在最為艱難黑暗的時候,得到了來自於房俊的支持。

    不僅僅是房俊不遺餘力的力挺他這個太子,更因為房俊公然力挺使得諸多心思浮動、立場不堅乃至於觀望風向之人受其鼓動,開始越來越多的站到東宮這邊,給予他充足的信心。

    也使得父皇在推動易儲一事之時不得不頗多顧忌,隻能徐徐圖之,給了東宮喘息之機。

    這一路走來,風刀霜劍、艱難險阻,所幸有驚無險。

    有些時候他覺得自己不孝,很是愧疚自責,因為父皇殯天之時他固然悲傷難耐,但心底未嚐沒有一絲慶幸,若非父皇暴卒,易儲幾乎是肯定的,縱然房俊等人再是力挺,也拗不過父皇的頑固。

    盡管身為人子不能希望父皇撒手人寰,但父皇死了,的確是萬幸……

    深吸一口氣,李承乾挺直背脊,心中湧起無限豪情壯誌,父皇之所以要廢黜自己,不僅是因為更喜歡稚奴,更在於父皇認定他這個太子性格太軟、優柔寡斷不具有明君之相,認為將帝國交到他的手中會使得國勢每況愈下,難以延續貞觀盛世,令父皇的豐功偉業有所折扣。

    但憑什麽性格軟一些就做不好皇帝?

    秦始皇剛烈雄才,一手締造大秦橫掃六國,結果嚴政苛法,至二世而亡;隋煬帝剛愎大略,三征高句麗而至國庫匱乏、民不聊生,偌大帝國轟然崩塌,自己也落得一個被部將縊殺之下場……

    漢武帝武功蓋世,遠逐匈奴定下華夏不朽之功業,然一生用兵耗盡文景兩代之積蓄,晚年更是昏聵暴虐以至於朝綱崩壞、根基盡毀,自此大漢再無複強盛之榮光,一代一代苟延殘喘,民不聊生。

    為帝者,隻需知人善任、獎懲分明,何必雄才偉略、威猛無儔?

    “殿下,衣冠已經整理妥當,外頭人也已經到齊,大宗正與越國公請您出去主持儀式。”

    王德自門外快步而入,躬身奏稟。

    李承乾扶了一下頭冠,左右看看太子妃、側妃、高陽、長樂、晉陽等一眾親眷,微微頷首,道:“一起出去吧,見父皇最後一麵。”

    殿內頓時哭聲四起,一眾女眷忍不住悲戚難當,哭得梨花帶雨、撕心裂肺。

    李承乾心情沉痛,當先走出偏殿。

    這一步邁出去,他即將成為大唐帝國的王,自今而後命運緊握在手,再不用任人欺淩,整日裏擔憂著朝不保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