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這件事之前房俊等人便不止一次的予以勸諫,結果李二陛下依舊一意孤行……

    李治急道:“那該如何是好?”

    服食丹汞之藥極為凶險,且父皇明知凶險依舊服食,足見身體已經出現了狀況,很可能隨時出現意外;而身體出現意外再服食丹汞之藥,兩相疊加之下,豈不是愈發危險?

    萬一東宮在於背後使下什麽黑手,致使發生不忍言之事……

    隻要東宮登基為帝,怕是第一道詔書便虢奪他這個晉王的王爵,然後圈禁起來,帶到局勢平穩之後賜下一杯鴆酒、三尺白綾……

    畢竟晉王府如今所掌握的勢力足以威脅皇位,就算太子再是如何兄友弟恭,也容不得他這個晉王的存在。

    即便太子容得下,東宮屬官也絕對不容……

    蕭瑀溫聲道:“殿下不必心憂,老臣稍後便讓盧國公、鄂國公那邊嚴加戒備,東宮但有風吹草動,咱們便予以應對。另外,這些時日若無陛下召見,殿下不要輕易踏足太極宮,以免給旁人可乘之機。”

    謀策千萬,安全第一。

    若東宮當真有大逆不道之心,首要便是預先剪除晉王這個絆腳石,而後才能事半功倍……

    李治心中一緊,麵上神情嚴肅,重重點頭。

    攸關皇位,他可不敢賭一賭太子到底心懷孝悌還是假仁假義……

    同時叮囑道:“關隴那邊也要多加聯絡,不要聽信郢國公一麵之詞,關隴如今朝秦暮楚,不可輕信。”

    畢竟關隴如今明麵上是站在東宮一邊的,雖然宇文士及私底下給予晉王府承諾,可誰知一旦局勢右邊,會否立即反水?

    晉王府需要關隴這個“變數”來給予東宮致命一擊,但卻也不可不防……

    蕭瑀頷首:“殿下放心,老臣省得。”

    ……

    東宮。

    如今霄禁之政策雖未明文廢黜,但隨著長安愈發繁榮的商貿,也已漸漸廢弛,除非遇到緊要之事,等閑長安各處城門徹夜敞開,車馬不禁。

    於誌寧與陸德明半夜乘車,直抵東宮門外,下車之後上前通稟求見太子,門前兵卒不敢阻攔,先將兩人請入宮門至一旁的門房暫歇,然後飛奔入內稟明太子。

    窗外雨聲潺潺,兩人各自捧了一杯人熱茶,心中急切之下,對視一眼,皆清晰感受到對方的焦急……

    原本是陸德明聽聞宮內消息之後趕赴於家與於誌寧商議,結果兩人商談之後,一致覺得此乃千載難逢之良機,隻要太子能夠指令“百騎司”配合行事,當下局勢必然柳暗花明,不僅儲位得保,甚至直接一步到位。

    當然,說服太子做下此等大逆之舉難如登天,迫使房俊等人同意更是不易……

    但機會稍縱即逝,若不能預先謀劃,如何成事?

    他們這些人早就與東宮命運休戚相關,怎能甘心隨著太子被廢黜儲位而一蹶不振、跌落塵埃呢?

    富貴險中求,古往今來,概莫如是。

    至於“仁孝”……書本之中通篇都是仁義孝道,可古今成大事者,又有哪一個嚴守“仁孝”了?

    可不能讓太子成為“扶蘇第二”,連帶著他們這些人都跟著墜入深淵……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