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就隻是因為雉奴從小在父皇身邊長大,彼此感情更甚於其他皇子?

    但這是選擇儲君啊!

    雉奴固然聰慧,但性格綿軟、過於隨和,較之太子也不遑多讓,這樣的人怎能殺伐決斷,做好皇帝?

    所以他既是憤怒,又是不服……

    房俊好整以暇婆娑著茶杯,勸道:“畢竟聖旨尚未頒布,殿下還可以爭取一下。”

    不過是寬心之言罷了,曆史上李二陛下麵對此等局勢便曾多方考量,最終的答案是舍棄李泰選擇李治,其中固然有長孫無忌代表關隴門閥支持李治的緣故,但也有李二陛下認定李治孝悌無雙、性格柔和能夠友愛兄弟的因素,畢竟親身曆經“玄武門之變”,絕不願殺兄弑弟這種事在自己的兒子們當中重演一回……

    曆史的慣性絕不會輕易改變,所以即便眼下局勢與曆史當中已經大不相同,但隻要李二陛下堅決易儲,那麽儲位歸屬於李治的可能性依舊極大。

    李泰何嚐不知道事已至此,已經沒有多少更改之於地?

    隻不過曾距離那個位置隻有一步之遙,若是這般放棄,如何甘心?

    他雙目泛紅、麵色猙獰,一把握住房俊的手,沉聲道:“若二郎肯全力支持本王,未必沒有勸服父皇改弦更張之可能!本王可以在此立誓,隻要他日事成,可頒布詔書尊奉太子榮養九成宮,準其子子孫孫世襲王爵、永不裁撤,富貴榮華、與國同休!對於雉奴,本王也會優容相待,保其富貴,重用其子嗣……若違此誓,天誅地滅!”

    房俊略作沉默,將手抽回,輕歎一聲,道:“殿下此言……自己相信麽?”

    李泰:“……”

    他無言以對。

    房俊本身並不具備與江南、山東兩地門閥抗衡之勢力,想要扭轉乾坤,隻能將整個東宮班底拉過來,形成對峙之局,才有可能使得父皇忌憚於內鬥,不得不重新權衡他與雉奴之間立為儲君更適合帝國利益。

    但即便能夠逼著父皇立他為儲,異日父皇殯天、他李泰登基之後,如何麵對太子李承乾?

    輔佐他登基的班底乃是李承乾曾經的部屬,他又豈能安心看著李承乾榮養九成宮?

    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

    誰知道這些人會否再度重歸於李承乾麾下,助其掀起兵變,廢了他這個皇帝代而取之?

    而今日雉奴能夠憑借山東、江南兩地門閥之支持得到父皇之認可,距離大寶一步之遙。他日自己登基為帝,又豈能容忍雉奴優哉遊哉,與兩地門閥明裏暗裏互通款曲、眉來眼去?

    麵對房俊質問,李泰默然無語。

    即便他此刻立誓,但他自己都不相信他日能夠善待太子與雉奴,又如何讓父皇相信?

    他一直認為自己有機會角逐儲位,但直至此刻才發現,這是死局。

    樓下忽然一陣急促腳步聲,未幾,一個內侍快步上樓,來到兩人麵前,疾聲道:“啟稟殿下,剛剛太極宮傳來消息,陛下處置政務之時忽然眩暈、口吐鮮血、不省人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