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落到今日兵敗如山倒,連帶著令狐家的子弟今後入仕都將大受影響。

    *****

    太子自大雲寺離開不久,消息便送到李二陛下案頭。

    李二陛下從來不是一個掌控欲爆棚的皇帝,也願意給予大臣足夠的信任,但如果他真的想要掌控大臣的一切,亦是輕而易舉……

    看到李君羨將密函放在桌案上,李二陛下並未打開去看,而是問道:“他們談論了什麽?”

    李君羨搖頭道:“當時太子殿下與郢國公屏退左右,故而談及何事無從知曉,但時間將近一個時辰。”

    李二陛下手指在桌案上輕輕叩擊,腦中思忖稍傾,指了指那份密函:“拿去燒掉吧,此事莫要外傳。”

    “喏。”

    李君羨將密函取回放入懷中,見到李二陛下已經閉目凝思,再無吩咐,遂躬身退出。

    須臾,王德入內:“啟稟陛下,宋國公求見。”

    李二陛下睜開眼睛,想了想,道:“宣。”

    “喏。”

    王德退出,蕭瑀大步入內,見禮之後,李二陛下起身自書案之後走出來到窗邊,向蕭瑀招招手:“過來坐,喝杯茶。”

    “多謝陛下。”

    兩人在窗前地席上跪坐,內侍奉上香茗。

    李二陛下拈起茶杯呷了一口,問道:“此刻前來,所為何事?”

    蕭瑀開門見山道:“趙國公去世,老臣前來請陛下賜予諡號,蓋棺定論。”

    李二陛下眼角微微眯起,深深看了蕭瑀一眼,一時間並未言語。

    按照《諡法》,地位崇高的大臣去世之後由禮部擬定諡號,報請皇帝裁定之後昭告天下。但如果皇帝威望高,對朝局的掌控力度大,這個諡號則完全取決於皇帝的態度。

    譬如當年魏徵去世,禮部斟酌其功績擬定“文貞”,上報李二陛下,雖然李二陛下心中不願以此等美諡相賜,但考慮再三,還是允準。如果當時李二陛下將此諡號駁回,禮部是萬萬不敢說出什麽“此乃違逆祖製”之類違逆之言的。

    長孫無忌會得到一個什麽樣的諡號,這是當下朝臣們心中都在琢磨的一件事,但李二陛下似乎將此事忘記了,明顯既不願給予長孫無忌一個美諡,也不願給予一個惡諡來惡心人,所以君臣皆默契的不提此事,現在卻被蕭瑀當麵提及,使得李二陛下避無可避。

    稍傾,李二陛下才問道:“宋國公可有諡號擬定?”

    蕭瑀緩緩道:“或曰‘幽’,或曰‘商’。”

    壅遏不通曰幽,一意孤行、剛愎自負;昭功寧民曰商,明有功者。

    兩個諡號,一則美,一則惡。

    李二陛下便眯著眼睛看著蕭瑀,朕故意不提長孫無忌諡號之事,你卻偏偏要提;提就提吧,還要一下子弄出來兩個,讓朕二選一。

    是想要給朕出難題,還是借此試探朕對關隴門閥的心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