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也坐直腰杆,目光灼灼的看向李勣,沉聲道:“因為小侄要來看看,身為帝國宰輔的英國公是否有一顆為國為民之心,是願意屈從於權威隨波逐流,還是誌向不息,願意為了大唐江山以及天下百姓不至於陷入動蕩之中而有所作為。”

    除去心如鐵石的李二陛下以及利益即得者,但凡朝野上下的有識之士,誰不知道易儲不僅會使得天下陷入動蕩,更會影響大唐帝國以後每一任新君之即位?

    李二陛下當初靠著“玄武門之變”登上帝位,無論如今對外如何粉飾,如何鼓吹當初李二陛下是怎樣的身不由主,但“逆而篡取”乃是無可爭議之事實,“殺兄弑弟、逼父退位”必將載入史冊,成為永遠洗刷不掉的汙點。

    若是再太子未曾有明顯過錯之情況下堅持廢黜儲君,無論扶立哪一個皇子為新的儲君,則大唐開國以來的皇位傳承未有一次是依照“宗祧承繼”的普世觀來進行,必將給後世之君做出一個極壞的榜樣。

    不是嫡長子?不是太子?

    沒關係,隻要你肯去爭、去鬥,便終究會有一線希望逆而篡取……

    如此一來,大唐的帝位傳承便將陷入骨肉相殘、兄弟鬩牆的深淵之中不可擺脫,每一次皇位傳承都將伴隨著腥風血雨殘酷殺戮,直至一點一點將帝國元氣耗盡,諾大帝國於內鬥之中轟然崩塌。

    他知道以李勣之智慧自然看得透未來,但他不知道李勣會否願意為了大唐的將來而去違背陛下的旨意。

    果然,李勣聽聞這番話語之後陷入沉默,慢慢的呷著茶水,直至一杯茶水飲盡,房俊執壺給他杯中續滿,這才緩緩說道:“正如你所言,大勢不可違,螳臂當車室鷯醫爬愣崴愚蠢行徑。”

    房俊麵色如常,但放下茶壺的時候手腕微微顫,茶壺蓋抖動一下,發出微不可察的輕響。

    心底失望,在所難免。

    時至今日,能夠挽救易儲之事的大抵也唯有威望厚重、兵權在握的李勣,若是連李勣也明哲保身,易儲之事再難逆轉,太子以及整個東宮的結局將會注定。

    既然如此,那你今日大張旗鼓的將老子叫來又所謂何故?

    似乎感受到房俊心中的失望與不滿,李勣嘖嘖嘴,似在品味茶水的回甘,良久忽然說道:“大勢不可違,但其餘之事,未必不能去做。”

    房俊不解:“叔父到底何意?”

    李勣搖頭不答,歎息一聲,隨意擺手送客:“好生想想我今日為何叫你來,以及陛下對此會有何等反應……想得明白最好,想不明白便罷,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誰又能洞察先機、未卜先知呢?”

    言罷,居然起身徑自離去,留下房俊一人在書房之中。

    房俊仔細思索李勣方才所有話語,尤其是想到李勣問他陛下得知他們兩個私下相會會有何等反應之時,眼睛陡然亮了起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