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

    長孫無忌生生給氣笑了,屈指敲了敲桌子,不滿道:“何必這般拐彎抹角?你直說懷疑我就行了!”

    宇文士及挑了一下眉梢,低頭飲茶,算是默認。

    長孫無忌沒好氣道:“吾的確有這個動機,也有這份能力……但你忽略了一點,吾若早有這等安排,又何必等到今日方才動手?成敗暫且不論,早已經對那廝下手了。”

    宇文士及想了想,緩緩頷首。

    雖然已經不大信任長孫無忌的人品,但宇文士及覺得的確不像是長孫無忌的作風。起事至今,關隴軍隊屢屢受挫、損失慘重,其中尤其以右屯衛帶來的傷害最大,再加上房俊與長孫家的恩恩怨怨,以長孫無忌的睚眥必報,當真有刺殺房俊之能力,又豈會等到今天?

    即便拋開那些恩恩怨怨,房俊坐鎮玄武門使得關隴門閥一籌莫展,又豈能任由房俊活蹦亂跳時不時突襲關隴軍隊一撥?

    然而既不像是李勣之作風,又不是長孫無忌之手筆,又有誰人能夠在薛萬徹這樣不堪大用之人身邊安插死士,並且指使死士施以對房俊的刺殺?

    長孫無忌拈起茶杯呷了一口茶水,忽然問道:“若陛下當真留有遺詔,你認為會製定何人來執行這份遺詔?”

    宇文士及一愣,奇道:“難道不是李勣?”

    李二陛下歿於軍中,李勣以副帥之職接管全軍理所當然、名正言順,同時接受陛下臨終遺命執行遺詔,亦是順理成章。無論局勢、情理,皆應如此,遍數當時軍中將校,又有誰能有資格越過李勣受命執行遺詔?

    長孫無忌沉吟一下,看了一眼窗外的風雨,道:“你莫不是忘了王瘦石?”

    陡然聽到這個名字,宇文士及悚然一驚:“吾當真已經忘了此人!”

    武德九年,李二陛下率領天策府眾將設伏於玄武門下,假傳高祖皇帝之命引太子建成、齊王元吉入宮,然後一舉擒殺,其後又血戰連場,在關隴門閥襄助之下誅殺太子建成之黨羽,逆而篡取、登基為帝。

    世人皆知“玄武門之變”乃是天策府眾將不願坐以待斃,遂勸諫李二陛下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但甚少有人知道,真正促使李二陛下下定決心的,乃是宮內傳出的一條消息……

    據聞當時高祖皇帝已經答允太子建成誅殺秦王、夷平秦王府之諫言,意欲永絕後患、徹底平滅朝堂之爭端,以免帝國遭受內亂之荼毒。

    而傳出這一則消息的,便是當時高祖皇帝身邊最為寵信的宦官王瘦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