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奴固然聰慧,但是沒有長孫無忌這個老狐狸給他出主意,威脅實在是有限得很,崔敦禮足以應付。

    信任與支持,是培養一個心腹重臣的必經之路,李承乾覺得這麽一點風險還是隻得去承擔的。

    馬周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想了想,欽佩道:“殿下胸懷廣闊,非微臣能及,實在是敬佩。”

    上位者能夠心懷仁厚,且知人善任,乃是人臣之福也。

    想想當年隋煬帝時期吧,固然雄才大略能力出眾,卻桀驁不馴剛愎自用,多少名臣在其朝中落不到一個好下場……

    *****

    遼東,平穰城。

    大雪紛紛,戰鼓隆隆。

    李二陛下頂盔貫甲、一身戎裝,立於黃羅傘下,腳蹬戰車,蹙眉遙望著眼前的戰場。

    方圓數裏的戰場之上兩軍縱橫廝殺,箭矢猶如飛蝗,時不時的震天雷轟鳴響起,血肉橫飛鮮血迸濺,戰況極其慘烈。

    高句麗軍背倚山城,麵對唐軍,陣型在唐軍衝擊下固然混亂,卻始終未曾動搖,地當著唐軍潮水一般的攻勢,死戰不退。

    遼東多山,自從前隋之時隋煬帝數度東征,高句麗采取固守山城之戰略取得奇效之後,便開始大肆建設,尤其是平穰城周圍,但凡地勢允許之處皆建有山城,屯駐兵力。

    一旦開戰,每一個山城都是一座堡壘,內有兵卒屯駐,且有充足的糧秣軍械,可以抵禦唐軍的大規模衝擊。

    而在靠近平穰城的地方,以安鶴宮、大城山山城為中心,沿著山脈走向建設有十餘座大型山城。這些山城大多背山麵水、易守難攻,結為一體,成為平穰城外最為堅固之防禦陣地。

    唐軍想要攻打平穰城,就隻能將這些山城一座一座連根拔起、摧為齏粉,然而固然有震天雷轟炸城牆,但想要將這些山城一一平推過去,又談何容易?

    唐軍雖然將平穰城團團圍困,但是想要向內推進,卻是步履維艱,每前進一步,都要經過艱苦之鏖戰,付出慘痛之代價。

    尤其是遼東的冬季酷寒無比,往往一場大雪便連降數日,營帳都沒入積雪之中,對於唐軍作戰愈發艱難,輜重補給更是承擔著極大之壓力。

    然而戰局至此,又哪裏有抽身而退之可能?

    無論唐軍亦或是高句麗軍,都隻能硬著頭皮打下去,直至其中一方堅持不住,徹底崩潰。

    “陛下!”

    貼身內侍自後邊快步走來,到了近前施禮,道:“有長安急信,請陛下禦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