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一軍統帥之直覺,薛仁貴反複權衡之後,認為大馬士革一定會對西域用兵。

    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麽要猶豫的?

    正麵硬撼無異於以卵擊石,那就步步為營、堅壁清野。阿拉伯人素來以戰養戰,甚少準備足夠的糧秣軍械,隻要不給他們足夠的掠奪空間,這場仗就能夠盡可能的拖延下去。

    直至戰機轉換的那一刻。

    “喏!”

    一眾將校不敢再說。薛仁貴固然年青,但是背景深厚,不僅曾在水師效力,是軍中一方大佬越國公房俊的心腹親信,如今更是得到大都護河間郡王李孝恭的絕對信任,處處委以重用。

    這就是威望。

    將校們齊齊退出,按照命令行事,開始疏散城中商賈,無論漢胡,盡皆勒令押送貨物、糧秣向東退往輪台城暫避。

    此舉自然引起商賈百姓之不滿,所謂的敵軍來襲,不止是影子都未見,甚至人家連國境都未出的,結果咱們就給嚇成這樣?尤其是一旦退往輪台城,整個絲路就算是暫時封閉,手裏的貨殖無法出手,損失太大了。

    不過西域各地局勢動蕩,安西軍素來都是實施軍管方式,軍令之下,誰敢抵觸反對,那必將遭受重罰。

    故而商賈們雖然怨聲載道,卻也不敢違逆薛仁貴的命令,陸陸續續撤離碎葉城,絲路之上車馬轔轔、摩肩擦踵,無數人馬車駕一路向著輪胎車退去。

    薛仁貴駐守碎葉城,雖然明知不敵阿拉伯人的大軍,卻也不能將碎葉城拱手相送,製定迎敵戰術,修葺城池防禦,鼓舞軍心士氣,坐好一切迎戰之準備。

    三日之後,幾個斥候自西方而來,馬蹄踏著碎葉城外的沙地煙塵滾滾,直入城中,將一份戰報送抵衙署。

    薛仁貴拿著手中戰報,一目十行,冷峻的麵色陰沉,看過之後,交給屋中將校傳閱。

    將校們紛紛傳閱,盡皆心情凝重。

    三日之前,穆阿維葉在大馬士革誓師,出兵西域,誓要打通前往東方的道路,並且一雪前恥,征服富庶、神秘的遙遠東方,將先知的福音傳遍天下。命其子葉齊德為帥,統禦三十萬大軍,攻伐西域。

    一瞬間,戰爭的陰雲便籠罩整個西域。

    衙署內氣氛壓抑。

    吐穀渾叛亂的消息已經不是什麽秘密,在有可能被吐穀渾翻越祁連山截斷河西的情況下,又有數十萬阿拉伯軍隊傾巢而來,安西軍腹背受敵,如何抵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