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直接話道:“誰都知道東征不過就是個過場,有陛下禦駕親征,更有百萬虎賁,高句麗螳臂擋車,必定一觸即潰,覆亡隻在反掌之間。可吾等身為文臣,也隻能看著你們武將隨著陛下衝鋒陷陣獲取戰功,豔羨不已啊!”

    眾人便七嘴八舌的發表意見,但大體也就是這兩種觀點。

    李泰卻不禁蹙起眉頭。

    前往江南之時,他經常與房俊聊天,不止一次說起東征。起先他其實也與朝中絕大多數人一樣充滿樂觀,認為父皇禦駕親征,大軍所到之處敵人必定望風披靡,單單隻是依靠在山嶺之間修築的塢堡山城,高句麗人如何抵擋大唐的百萬虎賁?

    戰爭的形勢,必然猶如狂風掃落葉一般,絕無懸念。

    可是與房俊深談幾次之後,他的這種想法早已經消失不見,房俊隻是一個很簡單的理由就讓他改變了看法:當年的隋煬帝也是這麽想的……

    前隋之時,高句麗的逐漸強盛已經對帝國構成了威脅,所以隋煬帝舉全國之兵東征高句麗,並非隻是為了自己的千古偉業,更多是為了鏟除高句麗這個心腹大患,結果泰山壓頂一般的攻勢,卻猶如浪濤拍擊岩石,奔騰浩蕩的水流看似洶湧澎湃,實則四散飛濺,岩石卻巍然不動。

    沒人能夠想得到隋軍會失敗,但結果卻是一敗塗地。

    數十萬隋軍精銳陣亡在遼東的凍土上,受風吹日曬鳥獸啃噬,最終被高句麗人收集起來築成一座又一座的京觀,將漢人千百年來的尊嚴狠狠踩在腳下,以彰顯他們的勇武無敵。

    如今之局勢,與當年何其相似?

    一樣的誌得意滿,一樣的雷霆萬鈞,一樣的驕兵悍將。

    戰爭從未有必勝之形勢,古往今來以寡擊眾、以弱勝強之戰例數之不盡,萬一唐軍遭遇到高句麗的頑強狙擊,極有可能引發一些列的動蕩變化,導致軍心浮動,士氣低迷。

    想到這裏,李泰便正色說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諸位皆乃天家貴胄、當朝勳貴,若是開春進入軍中,亦當戒驕戒躁,不可存有半分輕敵之心。”

    柴令武便揮了揮手,一臉不以為然:“殿下多慮了,此次東征由陛下禦駕親征,隨行之副將皆是當世名將,無論排兵布陣亦或是戰陣衝鋒,偏居一隅之高句麗如何能擋?隻需一鼓作氣,必然旗開得勝。”

    戰爭的確沒有必勝之說法,任何一場戰爭都有失敗之可能。然而當其中一方的優勢足以碾壓對方十幾二十回,這種失敗的幾率就會無限趨近於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