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且皇帝周圍簇擁著諸多大臣,更有頂盔摜甲的禁衛裏三層外三層的護衛著,根本不可能抵達左近。

    高至行見到祿東讚頻頻向皇帝那邊探望,便低聲說道:“本官奉命帶大相前來觀禮,並未有覲見陛下之權,故而大相若是想要覲見陛下,還請等到典禮之後,本官自會為大相傳達。”

    祿東讚倒是不急,抵達長安多日,別說皇帝了,就算是鴻臚寺、禮部的官員都是今日才能夠得見,可想而知大唐朝堂上下對於自己這個吐蕃使節的態度如何,沒將一個趁火打劫的別國使節潛返回去,就足以顯示大唐的寬闊胸襟了。

    這事兒若是放在吐蕃,那位剛烈霸道的讚普說不準就能將這使節給剁了……

    祿東讚好奇問道:“這典禮究竟為何?難不成是閱兵式?這地上埋設之鐵條又是何物?”

    “閱兵”古來已有。

    相傳四千多年前,華夏部落首領夏禹曾在塗山與南方各部落首領會盟。會上,眾多士兵手持各種用羽毛裝飾的兵器,和著樂曲邊歌邊舞,以示對南方部落首領的隆重歡迎。

    當年周武王率領周軍東進討伐商紂王,八百諸侯相會於盟津,舉行閱兵會盟,兵力足量三十萬。

    這次閱兵規模可謂空前,閱兵式上,周武王發表了著名的《泰誓》,鄭重宣告:“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於天,毀壞其三正,離逷其王父母弟,乃斷棄其先祖之樂,乃為淫聲,用變亂正聲,怡說婦人。故今予發維共行天罰。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這是一篇著名的誓師檄文,此次閱兵的目的就是誓師。

    閱兵結束後,三十萬大軍東進,在隨後的牧野之戰中戰勝紂王的軍隊,推翻殷商的通知,建立周朝八百年江山。

    在春秋時期,也有“觀兵以威諸侯”的記載……

    古時多有學舍開學之時效仿軍中射獵,提倡尚武之精神,故而令學子參加閱兵,提振士氣。

    祿東讚對於漢人文化研究頗深,各式經史子集更是多有拜讀,對於華夏風俗知之甚深。

    高至行道:“本官亦不知,此次典禮乃是房少保一力操持,所行隱秘,朝中知其究竟者十不足一,或許隻有陛下才知道其中詳情。至於這鐵條……眼下大唐冶煉技術一日千裏,所煉之鋼鐵盈滿山穀,許是又煉製而成一種精鋼,拿出來展示展示也說不定。”

    祿東讚愈發驚奇:“精鋼便是精鋼,聽郎中之意,莫非這精鋼還分多種?”

    對於茹毛飲血、刀耕火種的吐蕃來說,煉鐵都費勁,更被說煉鋼了。以往多次與唐軍發生戰爭,吐蕃勇士看上去更加驍勇,但是兵械甲胄上的差距實在是太大,往往占盡優勢的情況下依舊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便是由於唐軍的軍械著實太過精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