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象過假如有一天蒼生百姓再也不會有餓死之人,這天下會是何等和諧美好,卻從未敢想象的那麽遠。

    “天下大同”乃是儒家至高無上的追求,到了那個境界,人人為社會勞動而不是“為己”;老弱病殘受到社會的照顧,兒童由社會教養,一切有勞動能力的人都有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沒有特權和世襲製,一切擔任公職的人員都由群眾推選;社會秩序安定,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對外“講信修睦”,鄰國友好往來,沒有戰爭……

    但是,這可能麽?

    房玄齡覺得世上永不會有這樣的時代。

    然而假若有那麽一絲一毫的可能,這個時代的起點,必然是從擁有足夠多的土地以及充足的糧食,可以繁衍人口消弭戰爭而開始。

    似乎也正是眼下的大唐正在做的這些。

    對內修築馳道遍及天下各州府縣,即便是深山之中的城廓亦用炸藥炸開山嶺修建道路,使得天下緊緊簇擁在皇權周圍,前所未有的統一和強盛。對外則打擊周邊國家,使得邊患消除,皇家依靠著充盈的內帑在全國推動教育普及,如今又即將擁有足以養活大唐百姓的糧食……

    而這其中,自家二郎似乎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勳!

    房玄齡越想越害怕,越想越激動,不經意之間,自家那個平素恣意妄為的劣子,居然做下了這麽多足以影響帝國進程、甚至於整個華夏民族未來的事情?

    太過驚世駭俗了!

    房玄齡站在那裏,有些不知所措。

    李二陛下直起腰,抬頭瞥了一眼藍天白雲,歎息一聲道:“所以,玄齡亦應當領會朕此刻的心情了吧?房俊這小子是個不世出的奇才,無論他是有意為之亦或是誤打誤撞,但是其功勳不可磨滅,未來說不得就要冠以‘聖人’之名號,你來說說,朕到底要如何敕封他才算妥當?”

    說這話的同時,他心中也著實糾結,自己倒還好說,畢竟身份壓在這裏,房俊對自己素來恭謹,皮是皮實了一些,卻絕對不敢過分。但是等到自己百年之後,太子憑什麽去壓製他、掌控他?

    是房俊成為董卓、曹操那等權臣,一手遮天興廢帝王?

    還是太子為了掙脫房俊的威勢,反目成仇白刃相加?

    說起來,若是自己能夠的得窺天道、萬壽無疆,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如此一來自是不必為那些可能發生的事情擔憂,更能夠看著自己一手締造的這個龐大帝國一步一步的走向大同,子孫後代繁榮昌盛,生生世世屹立於大地之巔,諸多番邦胡族盡皆淪為奴仆。

    不甚壯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