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有優劣,每個人的長處與缺點不盡相同,難以苛求。或許在政務上太子不如魏王、吳王,但說到心情之純粹、感情之細膩,太子卻是比這兩人強的多。眼下大唐繁花錦繡,政務之上一番順遂,三省六部處理國內政務,政事堂提綱領憲,皇帝優柔一點,倒也不算壞事。

    最重要是太子登基名正言順,諸位兄弟即便稍有不服,亦能夠接受。

    將來自己百年之後,朝政能夠順利交接,諸子和睦相處,那便是最好的情景了,他絕不容許自己的兒子們鬧到如同當年“玄武門事變”那般兵戎相見、自相殘殺……

    待到李恪匯報完畢,李二陛下溫言勉勵一番,叮囑他去往新羅之後要勤於政務,不可任性疏狂,總歸是要造福一方,起碼在史書之上留下一段佳話,萬勿弄得新羅民怨沸騰,有損大唐聲威。

    李恪自然一疊聲的應下……

    父子三人又說了會兒話,李二陛下忽然說道:“長樂乃是你二人之姊妹,如今年歲漸長,卻依舊孑然一身,為父著實焦急。當初將她嫁入長孫家,實在是某的不是,隻是打錯已然鑄成,無可更改,心中再是悔恨,亦是於事無補。如今還是應當在世家子弟當中,擇一佳偶,成為良配,成婚生子,某才能放心。你們亦應當多多留心,勿要使得長樂再多蹉跎時光才是。”

    太子與吳王麵麵相覷,相顧無言。

    此事非是他們不上心,事實上長樂公主賢惠之名朝野盡知,兼且容顏清麗氣質絕佳,京中男兒仰慕者不知凡幾。自打與長孫衝和離之後,亦有很多人家入宮求親,都是李二陛下挑挑揀揀,總是不滿意。

    結果後來鬧出與房俊之間的緋聞……所有世家子弟都打起了退堂鼓。

    哪一個吃了豹子膽,敢娶房俊心頭之愛?那棒槌惡形惡狀,說不得就能打上門去,拆了人家的門庭。

    盡管皇室百般解釋,各個世家亦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自此之後,再無向長樂提親之人。

    關鍵在於長樂似乎對於嫁人這件事也不熱衷,整日裏身著道袍、清心寡欲,反倒是愈發證實了與房俊之間存在私情……否則何以不談婚嫁呢?

    可這話又不能當著皇帝的麵說,說出來就等於給房俊上眼藥,原本房俊率領右屯衛兵出白道,已然是壞了皇帝的計劃,這會兒再將其與長樂聯係在一起,皇帝自然愈發惱怒,指不定等到房俊回來之後如何收拾他呢。

    兩位皇子吭哧半天,絞盡腦汁的想著寬解之言語,便聽到外頭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內侍總管王德從外麵跑進來,一腳門裏一腳門外,便高聲叫道:“陛下!北疆捷報!右屯衛大破趙信城!十五萬薛延陀大軍在趙信城全軍覆滅!右屯衛兵鋒直抵薛延陀牙帳!”

    李二陛下愣了一下,接著霍然起身,目露精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