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師團是日軍中的資格最老的師團之一,乃是由大阪的菜販商人組成。

    第四師團按照編製那是響當當的甲種師團,主力序列的作戰部隊,下轄四個聯隊,配備了一流的武器裝備,堪稱日軍“精銳“。然而它成立沒多久,“窩囊廢“的名聲就傳遍了整個日軍,尤其是第四師團的核心部隊--第八聯隊,因為在日俄戰爭中屢戰屢敗,獲得了“敗不怕的八聯隊“綽號……

    後來第四師團劃歸關東軍序列,正逢蘇聯與日本在中蒙邊界的諾門坎交戰,關東軍調集軍隊參戰,結果從海拉爾到諾門坎,第二師團走了4天,第四師團卻整整走了8天,而且大量人員掉隊。

    湊巧的是,第四師團先遣隊到達前線的當天,蘇日宣布停戰……

    消息傳來,掉隊的第四師團官兵仿佛吃了大力丸一樣迅速跟了上來,連留守的官兵也有不少“帶病“趕赴前線,一邊還在萬分懊喪地抱怨居然沒有機會打上一仗。

    所以返程的時候,齊裝滿員、精神飽滿的第四師團成了日軍中最威武的部隊,而率先趕到戰場的第二師團卻丟盔卸甲、傷兵滿營,士氣萎靡……

    當時日軍各部的臨別致詞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第二師團,戰況較好時就說“武運長久“;情況不妙時就說“九段阪見“,然而第四師團的官兵告別時,卻常說“禦身大切“,這話寺廟意思?翻譯過來,即“保重貴體“、“身體最重要“,或者幹脆就是“保命第一“……

    第四師團散漫的軍紀成為日軍高層的老大難,即便是綽號“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就曾擔任過師團長,也拿自由散漫的第四師團沒辦法。

    日本投降時,第四師團正在泰國的曼穀附近休整,與其他不肯接受戰敗命運不時有士兵剖腹的日軍部隊不同,第四師團的投降與回國進行得異常快捷順利。當全體麵色紅潤、身體健康的第四師團官兵出現在日本港口時,本土那些營養不良、形容枯槁的日本人都十分吃驚。

    統計下來,第四師團是日軍南方軍中戰死最少、裝備物資保留最完整的部隊。

    美軍對這個師團的評價是“愛好和平“……

    而第四師團也馬上展現出這一“特點“來,回國後第二天,就有官兵跑到美軍兵營前,整齊地擺開攤位,兜售起戰爭紀念品。

    再看看眼前這些興致勃發不斷推銷土特產的倭人,房俊也算是歎為觀止,由難波津進化到大阪,不變的卻是大阪人民發家致富的永恒信念……

    如此熱愛和平的人民,怎麽能將刀刃強加於身呢?

    必須好好培養,讓他們成為走遍倭國每一寸土地,將大唐的繁華富庶強盛無敵帶給每一個倭人才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