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簡直就是打李二陛下的臉,讓他以後教育子女低調勤儉的時候如何底氣十足?

    “大理寺打算如何處置?”

    “大理寺卿孫伏伽正在宮門外求見,想來也是拿不定主意,要尋陛下討個章程。”

    “糊塗!朝廷自由法度,依法辦事即可,何須事事找朕要個章程?若是每件事都得朕來決定,豈不是要累死朕?還要律法何用!”

    李二陛下惱怒的將帕子摔在書案上,想了想,吩咐王德道:“去告訴孫伏伽,多方取證、嚴謹核查,然後按律懲處即可。”

    “喏!”

    王德應了一聲,腳步輕快的離開。

    李道宗心中有數。

    在“按律懲處”之前加上一個“多方取證、嚴謹核查”的前綴,其中的拖延之意不言自明。想來是陛下念及丘行恭以往的功勳,這一次又心軟了,丘行恭得知其子事跡,必然連夜返京,以他的資曆地位自然可以鼓動一些大臣為其求情,丘神績最後的處罰極有可能從輕發落。

    雖然稍有不滿,但李道宗並未反對。

    畢竟身為帝王能夠念著功臣昔日的功勞從而網開一麵,對於每一個大臣來說都是一件極其欣慰的事情。古往今來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數不勝數,最是帝王無情,能夠得到這麽一位念舊的君主輔佐,也算是運氣……

    頓了一頓,李道宗提醒道:“事情的起因完全是丘神績囂張跋扈目無法紀,但坊市之間怕是並不知實情,可能會從中多加臆想,屆時恐有謠言四起,有損長樂殿下清譽,末將是否要嚴加戒備,將謠言扼殺於未起之時?”

    就連李二陛下的第一反應都是此乃房俊為了長樂公主而故意陷害丘神績,慌亂坊市之間的愚民?大唐從不因言獲罪,而這等權貴與公主的故事更是人們感興趣的素材,故而到時候必定有謠言興起。

    李二陛下看了李道宗一眼,淡然道:“隨它去吧。”

    封鎖言論固然可以使得長樂公主清名無損,可同時也使得房俊不至於限於輿論的漩渦之中……李道宗此舉,究竟是為了維護長樂公主的聲譽,還是想要幫助房俊不至於深陷泥沼?

    李道宗被皇帝淡然的目光瞅得心頭一跳,背脊發寒,連忙道:“末將遵旨。若是陛下沒有吩咐,末將先行告退……”

    “嗯。”

    李二陛下淡淡的應了一聲,低頭拿起毛筆蘸滿墨汁想要繼續寫字,卻見到雪白的宣紙上依然渲染了一大坨黑乎乎的墨漬,心情頓時煩躁,一甩手,又將毛筆扔進筆洗裏。

    筆洗裏的清水瞬間被墨汁染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