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有一顆就足夠了,我們需要更多的是有學曆的普通人,充斥到改革大潮中的各個崗位。

    正是這種特殊的國情,國內的高校成為將知識分子當作流水線產品從而生產的工廠……

    那不是落後,而是麵對現狀的一種無奈的妥協,更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社會發展的規律就決定了那樣的一種教育製度,哪怕有人強硬的將其扭轉為歐美一般的精英教育製度,最終照樣還是得被社會的潮流強勢逆轉。

    某種程度來說,教育製度也是一種社會需求,有市場才會有產品,這是曆史的必然。

    現在的大唐,跟後世建國之初的社會形勢非常相似。

    最重要的一個共同點——識字率太低!

    一個國家如何才能長盛不衰?

    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國民素質!

    日本和德國挑戰全世界,被大夥聯合起來圍毆,又是拆光工廠又是扔原子彈,搞得一清二白身無分文。結果呢?人家分分鍾強國興邦,GDP坐火箭一樣雄起,照樣還是世界強國!

    憑借的是什麽?

    不是賣稀土不是賣市場,人家憑借的是國民素質!

    隻要老百姓的素質在,就永遠都是世界強國!

    這就是教育的重要!

    而大唐現如今施行的教育製度,就極度相似於後世歐美的精英教育,培養出來的都是優秀的高端人才,是各大世家門閥今後的頂梁柱!

    但是這樣的人才,對於大唐的強盛其實並沒有幫助。

    想要讓大唐真正強大起來、哪怕明日大唐亡了另立一國照樣世世代代領先全世界,就必須推行全民教育!

    而“水師學堂”的設立初衷,就是這樣一個麵對全民招生的理想。學子從民間來,然後回到民間去,不指望他們對世家門閥構成什麽威脅,隻要民間的有識之士一點一點的躲起來,終有一天會量變引發質變。

    世家門閥是阻礙社會進步的毒瘤,但是這顆毒瘤卻是寄生在動脈之上,轟轟烈烈的下刀子割去,後果必然是兩敗俱傷,甚至是不可承受之痛。

    房俊對於世家門閥的態度是堅決取締打擊,他心中有猛虎,但是他理智的明白這個過程要相對溫和。

    所以他搞字典,搞活字印刷,現在又高全民教育……

    潛移默化之中,世家門閥必將漸漸的消亡。這是社會發展的大勢,更是曆史的必然,無可阻擋。

    孔穎達聽著房俊娓娓道來,震驚得目瞪口呆,就連手中的雨傘歪了雨水打濕了肩膀都渾然不覺。

    太震撼了!

    這小王八蛋的腦子是怎麽長的,難道這世上當真有生而知之者,一出世便是宰輔之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