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的弟子目光在閃爍:果然,師傅年紀慢慢大了,他的思想和觀念跟不上時代,變成了腐朽陳舊的存在,極真流如今的繁榮能不能維持下去,還是得靠我才行。

    一想到自己接觸過的人,以及那人說過的話,門外的弟子心思變得活躍。

    對於島國人,華夏先賢們的評價是守小禮而失大義。

    這個國家特有的文化讓他們從不缺少白眼狼。

    當然,這是極真流自家的事,別說許昂不知道,哪怕他知道了也不會理會。

    狗咬狗,一嘴毛。

    第二天一大早,當太陽剛出來上班,將無窮的光和熱灑向人間的時候,許昂已經坐在車上。

    隻聽得陸地巡洋艦發出一聲低沉的咆哮,整個車隊如同聽到了衝鋒的信號,一行近二十輛車組成的車隊啟程。

    它們的目標不用問,自然是那極真流道館。

    青山崗田也不知道自己該慶幸還是該哀歎自己的不幸,他此刻與許昂同乘一車,卻如坐針氈。

    以十一區和華夏的恩怨,兩國官方還能在麵上維持住,於民間能不打破頭都算好的了。許昂作為一個華夏人,他要在十一區找十一區人的麻煩,這事很容易激起十一區人的憤怒。

    若是做這事的時候不為外人所知,等到辦妥了後再被曝光還好,偏生許昂昨天在機場當著那麽多人的麵放了話,當時又有媒體在場,這事在昨天就已傳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此刻許昂還大張旗鼓的殺過去,讓十一區人情何以堪。

    華夏人到了我們的國家,而且還是大板這個地方行事竟如此囂張,你把我們十一區人放在眼裏沒有!

    早早就守在酒店外的媒體記者看到許昂的車隊出行,他們既憤怒,又興奮。

    憤怒於許昂的說到做到,他昨天在機場不是說笑,他是真的要去找極真流的麻煩。

    興奮於這是一個大新聞,有了它最近的報紙不愁賣,他們這個月乃至這一年的獎金都會多出不少。

    哢嚓哢嚓的拍了幾張照片,沒等許昂的車隊走遠,記者們就招呼同伴:“跟上,都跟上。”

    好容易逮著個大新聞,就算超速,被交警追,車上被貼罰單, 要交罰款,還得被訓導,他們也會死抓住不放。

    像這種十年不遇的大新聞若是抓得好,開張就能吃三年,他們哪還會在乎這些。

    開車之餘李科看了看後視鏡,他問道:“有車在跟著我們,要不要讓人截停它們?”

    “不用理會。”

    許昂沒同意。

    把記者都給攔在半路,那誰來把接下來極真流道館發生的事播出去,又要讓誰來替他做傳聲筒,將他要說的話廣而告之。因追逐新聞而來的記者還有用,許昂還不會傻到去趕人。

    “話說,青山。”

    “嗨!”

    “這車上都是自己人,不用那麽拘謹。我想說的是,你們這的交通也太緊湊了,看這路上的車流量,如果不是我們出發得早,一準得被堵在半路上。”

    因為交通承載能力有限而出現早高峰堵車什麽的最討厭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