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昂問那男生,同時也是在問台下所有人:“你們有沒有算過這樣一筆賬,一個書讀得好,成績優異,在學校裏學到了真本事的人,即使他的工資不做增長,在每年都隻有十二萬薪水的前提下,他工作一輩子總共收入多少?我們以他二十五歲開始計算,到六十歲退休,這三十五年一共是四百二十萬。同樣的計算方法,一個普通工人工作同樣的年限,總計收入不到五十三萬。兩者的總收入差距是多少,那是三百六十七萬。同學們,你們仔細想想,好好讀書是不是在賺錢,在這麽大的收入差距下,獎學金是不是小錢。”

    很多東西是經不住仔細思量的,經過許昂這麽一細算,大家這才發現,原來好好讀書真的是在賺錢,而且是在賺大錢。

    要知道普通工人的薪資就算漲也漲不了太多,而能一開始就拿到過萬月薪的人,他們的未來收入隻會更多的,因為許昂給大家算的這筆賬是最保守的情況。

    以前大家都隻知道好好讀書,努力學習等等空洞的大道理,從來沒有人給他們這樣仔細算過,他們也沒想到還可以進行這樣的計算,在感到新奇的同時,也是大受震撼。

    台下很多人看許昂的眼神都變了,他們發現自己的這位學長思維方式很特別,同樣的一件事他總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見解。

    不少人都在心裏暗暗佩服:真不愧是學長,無怪他能用短短一兩年時間就白手起家,擠下了大佬牟,成為了內地甚至可能是華人首富。光這看問題時特別的解析角度,便注定了他不會平凡。

    正當大家在為許昂所說的話議論紛紛時,嘉賓席上有人卻說:“你說的隻是個例,管理崗位數量有限,也不是人人都能做,用這個當例子不合適。”

    大家一聽,有道理啊,能當官的隻有極少數,他們雖然不認為自己比別人差,但拿極少數當例子也確實不妥當。

    那個沒代表性的好不好。

    天上的月亮再圓,也不如手裏的一張餅。前者隻能遠觀,後者摸得到,吃得著,這才是實惠。

    “管理崗?”

    許昂冷笑。

    “誰告訴你我說的月薪過萬的人在管理崗?”

    難道不是?

    眾人不解。

    不可能普通崗位薪資過萬,當官的反而拿得更少吧,這可與大家所見所聞不一樣。

    “我的企業中薪資最快過萬,漲幅也最大的不是管理崗位,而是研發崗位。”

    “先不要奇怪,聽我與你們細說。”

    雙手做出下壓的動作,示意台下眾人稍安勿躁,先別急著議論,等自己把話說完。許昂解釋道:“我們從小時候就明白一個道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隻有科技才能強國。在我們小時候接受的教育也是學好知識,長大了為國家的科技發展做出貢獻。由此可見,科研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是為大眾所公認的道理,也是大家認可的基本常識。”

    “那麽,為什麽科研崗位不能拿高新?為什麽科研人員的薪資水平就要低於其他崗位?”

    “你們有想過這樣是否合理?”

    “有人可能要說,我們知道的科學家就是這樣啊。拿著低薪酬埋頭鑽研科學技術,衣著樸素,生活簡樸,在清貧中將一生奉獻給祖國。所以,科研人員的薪資低,日子苦不一直以來都這樣麽?”

    許昂發出了嗬的一聲冷笑,那笑聲通過揚聲器傳入了在場每一個人的耳朵裏。

    “那我就要問了,以前這樣以後就要一直這樣?存在的它就一定是合理的?”

    “科技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的標準,科研人員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強盛的基石,他們憑什麽要拿低薪酬?”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