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國內一窮二白的時候,沒有工業底子的我們是如何造出飛機火箭?

    答案是靠人。

    手工DIY戰鬥機,用一雙手加扳手等簡陋的工具把火箭的一個個零件都給做出來。老一輩華夏的技術師傅們憑借著精湛到讓人驚歎的技藝,完成了國外需要借助高精密儀器才能做到的事。

    算一算年齡,趙金聰從原本的廠子裏聘請來的那些老師傅們,不正是那一代人?

    或許他們在職稱上沒那麽高,於技術上也差了那麽一點,但誰都不能否定他們的能力。有實力的老師傅們齊齊發力,從無到有的造出一輛車來還真不是問題。

    問題隻在於這輛車的技術是不是我們自己的。

    如果是,那它就能商用,可以拿到市場上賣錢,等賺了錢之後來支持廠子的運轉。

    反之,那就沒必要說了。

    這也是很多華夏的廠子明明有那麽一批有技術的工人,卻在未來紛紛倒閉的原因。

    等華夏加入世貿組織之後,就得按照國際規則來,你用了人家的技術就得有人家的技術授權,否則你的商品要是敢上市,就等著被人找麻煩吧。

    前車之鑒在此,教訓很深刻,許昂這才一再叮囑過趙金聰,核心技術必須自己擁有,不能讓人有卡自己脖子的可能。

    從現在來看,趙金聰是記住了許昂話的,不然他不會特意說核心技術是我們自己的這樣的話。

    目測了一下那輛能用太陽能充電的四個輪子的電動車,許昂發現車身的的設計有點問題。

    他問趙金聰:“這車的設計是怎樣的想法,作小型汽車?你看這長度和高度,比起正常的汽車標準來明顯小了一圈。我要是坐進去身體都舒展不開,開車的時候腿還得蜷著。”

    車小,車身內部的空間自然不可能大,事實上還很緊張,給許昂的感覺是日係車。

    要不是這車是趙金聰開來的,而且趙金聰還在為自己介紹,說是曉曉電動車研發的新車型,許昂會直接把它當做日係車處理。

    以為許昂是對新車的設計不滿,趙金聰忙解釋:“這車的確參考過甲殼蟲係列,畢竟那車型在米國也好賣。我們就想著既然米國人都能接受,國內的消費者沒理由不能接受。畢竟兩廂一比較,米國人吃得比我們好,身體發育比我們好,他們普遍比我們高壯,他們都能開那樣的車,我們更不會不適應。”

    這話……怎麽說呢,似乎也沒毛病。

    老米那邊由於食物供給,尤其是牛肉方麵的供給比此時的華夏強出很多,導致他們在身體和身體發育方麵比國內強。

    在這個年代國內個體能有一米八的其實占的比例很少,超過一米八的更少,可在老米那裏則很是尋常。

    “老板您覺著裏麵擠,是因為您的體型的緣故。其實換了國內的絕大多數消費者,他們並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說這話的時候趙金聰聲音都低了三分,他很擔心這話惹許昂不快。

    老板沒想到,你想到了,你還要當著老板的麵指出他的疏忽,這事弄不好就得穿小鞋,遇上氣量小的還會讓你卷鋪蓋滾蛋。

    以趙金聰的性子他本來是不會說這話,但他覺著這事其實很容易看出來。若他現在不提出來,等一會兒許昂自己意識到了,怕是會成為他的減分項,他這才硬著頭皮說了這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