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要太自大了,別真本事沒有淨學會吹牛了好嗎。

    話是自己說的,許昂能不清楚它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麵對眾人怒目而視,早有心理準備的許昂麵上半點不變色,他加大了音量輸出,高聲說道:“我想在座的諸位都應該清楚,現在的芯片和計算機技術,不過是基於零和一而成,它的編程和設計等一係列擴展都是以英文為主。可以說,現有的體係其基礎是以英文字母做為基本的架構。”

    “那麽,我請問諸位,在這樣的前置條件下,使用華語的我們是不是天生就要弱勢於西方?”

    “別跟我說國家現在大力推行英文,甚至不惜將它提到與語文,數學同等的地位,成為高考的三大主科之一,以後我們就能拉平與西方的差距。這話即便我信了,你們自己信嗎?”

    目光在會議室內掃了一圈,無人與自己硬剛的許昂繼續道:“語言的學習和使用是需要環境的,在國內英文沒有這樣的環境,除非我們摒棄自己的語言,那樣的確可以迅速拉平到與西方的差距,但這樣的華夏是我們期望中的那個華夏嗎?”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當華夏人不使用自己的母語而使用英語的時候,哪怕它國名沒有改,在本質上卻已經被丟失了。

    那樣的華夏當然不是大家期望的華夏。

    有人出言問道:“你想說什麽?不會是使用華語製作計算機語言吧,我們並不是沒試過,但這不可能。華語過於複雜,那麽多信息根本承載不上去。”

    許昂點頭:“說得對,相比於英文字母,我們的方塊字承載得太多,數據太龐大,確實承載不了。想要在現有的體係下做華語係統,確實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那隻是在現有的體係,如果體係升級了呢?”

    倪院士接了話:“體係升級?小許,你仔細說說。”

    “現在的體係不行,它的承載量有限,用英語這種相對於漢語來說更低一級的語言確實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也正因如此,西方的芯片和計算機技術才能發展得那麽快,他們才能那麽得心應手。誰讓他們從小就在使用英文,英文的編程之類的技術對他們來說就是有了某些固定格式框架的信件一般,稍微培訓一下就能很熟練,而我們卻要花大把時間去熟悉,甚至還得去理解別人的思維模式,兩者的難度差異決定了他們很容易出現it方麵的天才。”

    “如果我們隻是跟著他們的腳步走,等於是被他們牽著鼻子,別說幾乎不可能追上,即便是追上了,我們也得被西化掉。真正想要超過他們,我們必須另辟蹊徑,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做提前量。”

    “諸位都是埋頭研究,踏實肯幹的科研工作者,想來對我的了解不夠多,所以你們可能不清楚,我除了這個光刻機研發中心外,還在蜀中辦了一個航空航天技術研究中心,更是早早的就成立一家名為曉曉汽車的企業。”

    “說到這個曉曉汽車就不得不提到我在汽車工業上的一個布局,那就是做電動汽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