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飛雪還是很不理解,“那這跟倪強先生的團隊分配,有什麽關係呢?”

    周不器道:“關係很大。員工幹活,公司出錢,幹多少活就拿多少錢,這是利益共同體的平等交換。大多數的員工,都是這一種。對這些員工來說,就像你說的,當然是公司讓他們幹什麽他們就要幹什麽,在工作上要聽從公司的安排。”

    麥飛雪隱約懂了。

    應該是自己的思維狹隘了,或者說是看問題的層次比較低了。她是個普通人,所以就隻站在普通人的視角來看。

    殊不知,還有一些不那麽普通的人,在做著一些大眾眼光很難理解的事,比如事業共同體、比如命運共同體。

    有的人為了長期價值,會主動降薪。

    有的人在降薪的同時,還願意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拿出來,都投到公司裏去,就像公司裏剛剛離職的那位M5的資深總監程偉,跳槽出去做網約車了。

    對於這樣的人,當然就不能用對待普通員工的方式去對待他們了。

    他們跟公司不是雇傭和被雇傭的關係,他們跟公司是合夥的關係,公司當然就不能隨意地擺布他們了。

    周不器道:“倪強博士、鄭萌霄博士、李高銘博士這些人,都是公司花了很大的代價從美國找回來的科學家。他們跟紫微星是什麽關係?隻靠利益,顯然不夠。這幾個人都出國很多年了,像李高銘博士都在美國成家立業了,都買房子了,兒子也在那邊讀幼兒園了。他為什麽拋家舍業地回來?這跟把全部家底都押進來,已經沒什麽兩樣了。他們加入紫微星,是為了一份事業的追求、人生的理想,是為了那一個隱隱約約的希望。”

    孫莞然就比較直白地補充,“如果放棄了倪強博士的這一版數據庫,就等於斷掉了這些人回國加入紫微星的希望。公司和員工的命運走在了不同的方向上,又怎麽可能還是共同體?”

    麥飛雪小聲地說:“就離職了,就跳槽了。是呀,現在互聯網行業裏的跳槽和挖牆腳這麽頻繁,公司這邊如果做錯了,讓他們失望了,肯定就去別的公司了。”

    孫莞然點了點頭,“沒錯,我們公司的高管托了那麽多的關係和人脈,才好不容易把這些海外科學家帶回來。可是做了沒多久,他們就失望地離開了,就加入別的公司了,這不是為他人做嫁衣嗎?”

    麥飛雪小雞啄米似的點頭,“對對對,有道理,不能便宜了競爭對手。”

    其他幾個小秘書,也都大眼睛忽閃忽閃的,頻頻點頭,顯然也是搞懂了這裏麵的道理。

    支持庫裏安,放棄國內這一版數據庫。

    這個決策很容易。

    就算隻是小秘書,都知道應該這麽選擇。

    可是,後續呢?

    接下來要怎麽辦?讓他們去給外國的技術團隊打雜?他們會同意嗎?

    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周不器歎了口氣,“我們會發現一種現象,就是全世界很多高精尖行業的人才,都是華人,都是早些年從國內出去的。很多人就很不理解,為什麽他們寧可為別的國家創造那麽大的價值,也不願意回國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