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閣關,也稱劍門關,在今四川省劍閣縣城南15公裏處,旁側有相連的小劍山和大劍山,地形險峻,易守難攻。自鍾會大軍越過漢中後,薑維就知道陽安關以南,東川再無險地可守,於是放棄陰平和白水,與蜀將張翼、廖化等人一起,退守劍閣,企圖以地勢之險峻來彌補兵力之不足。而此時的鍾會並領了諸葛緒的兵馬,氣焰更加囂張,遂順西漢水而下,直逼劍閣,三國末期最雄壯的攻關戰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當然,三國三國,除了蜀魏,還有東吳。在漢中失陷,局勢堪危之時,劉禪也派人向東吳求救,希望其能施以援手,畢竟唇亡齒寒嘛。而東吳孫休呢,也算仗義,派出了丁封、孫異等率軍救蜀。

    然而,這時的東吳已不再是孫權在位時的東吳了,孫休雖然賢明,但比孫權還是差遠了(再者,孫休已至暮年,昏聵不已了),他派出援軍主要還是考慮自己眼前的利益——比如怎麽撈他一把、怎麽才能多占領幾個城池之類的,於是,援蜀的吳軍步伐緩慢,想在蜀軍與魏軍兩敗俱傷之際再兵臨城下,牟取更多的利益。結果呢,他們真是高看了劉禪抵抗的意誌,前一天還收到信件薑維在劍閣成功地阻擋了鍾會主力,後一天劉禪就投降了。聽到消息後,丁封、孫異等人瞬間傻臉了,這劉禪是豬嗎,投降地這麽快。沒辦法,出兵不能白出兵啊,於是就開始攻打永安等地(在劉禪宣布投降魏國後,還未實際被魏兵拿下且距東吳比較近的地方),結果,打了半年也沒有攻克,終是無功而返。唉,真是節操碎了一地,不忍直視啊。

    總之,結果就是東吳援軍一點忙也沒幫上。

    當然,這都是後話,南中、閬中還有西部的蜀軍為什麽不回援成都、入京勤王,這些都是在鄧艾偷渡陰平之後要討論的事情,這一章我們主要講薑維與鍾會的劍閣之戰。

    話說鍾會英勇啊,才三十八歲就已經帶兵十數萬,定戰策、破險關、入漢中、攻劍閣,才比曹植,略不世出,簡直是三國時期一等一的英才。是時已兵至劍閣,虎視西川。然而,薑維也是個難纏的角色,鍾會本就不擅長統兵作戰,而且,作為世襲的士族大才子,鍾會少時也處在養尊處優的環境中,不像薑維,年輕時一直在蜀西連結胡羌。因此,相較於薑維,鍾會一直缺少實際作戰的經驗,以至於在險山中攻關,攻薑維月餘,竟不能克。

    魏國主力部隊被蜀軍阻擋於劍門關外,不能前進。但劍閣又是通往成都的主要通道,若舍棄劍閣的話,一時也沒辦法從別處繞道劍閣。沒辦法,鍾會又開始耍他的長處了,攻關我不擅長,但我擅長寫文章呀,人要學會揚長避短嘛。於是鍾會大筆一揮,致信一封—— “公侯以文武之德,懷邁世之略,功濟巴、漢,聲暢華夏,遠近莫不歸名。每惟疇昔,嚐同大化,吳劄、鄭喬,能喻斯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