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司馬氏想真正地取代曹氏還真不那麽容易。先有夏侯霸降蜀,後有夏侯玄等人鬧事、李簡獻城。這不,在公元257年(蜀漢延熙十九年)的時候,連曾經幫助司馬師討伐毌丘儉等人叛亂的征東大將軍諸葛誕,也快要坐不住了,密謀著聯合東吳,起兵反叛。

    原來,諸葛誕一直都是忠於大魏朝廷的,之前之所以幫助司馬師討伐毌丘儉,並不是因為他與司馬師關係有多好,或者多麽擁護他,而是諸葛誕本身就與毌丘儉不和,正想趁此機會除掉他。結果,在諸葛誕的幫助下,司馬師成功地平定了毌丘儉與文欽的反叛,而諸葛誕也因此功被封為高平侯,升征東大將軍。

    雖然此戰諸葛誕幫了司馬師,但他在心底還是不滿司馬師專權的,特別是在公元254年,與諸葛誕交好的夏侯玄等人以謀反之名被司馬師誅殺,使得他對司馬師更加憤恨和畏懼,隻是懾於司馬師的權勢而敢怒不敢言,於是,他開始在轄地收買人心,又於私下蓄養數千死士,以圖自保。

    公元256年,司馬師之弟司馬昭初任大將軍之位,怕諸將有異議,即遣部下慰勞征東、征西、征南、征北四將軍,以考察和監視他們的動向。右長史賈充抵達淮南,見到諸葛誕後,就坐在一起說話,賈充說道:“諸葛兄,你看啊,這自古以來都有堯禪位於舜,舜禪讓於禹的做法,甚至我們的世祖文皇帝的皇位也是禪讓得來的嘛,在特殊時刻實行禪讓,則有利於國家安定呐。現在洛陽城中很多賢明、有遠見的人,都希望當今聖上能實行禪讓,把帝位禪讓於有德之人(就差說出大將軍司馬昭的名諱了),您對此事是怎麽看的?”

    從語氣中可以看出,賈充是非常客氣、非常委婉地跟諸葛誕說話的,言語之中也多有試探之意,誰知諸葛誕聽罷後,火冒三丈,差點跳了起來,異常嚴厲地說:“你和你的家族世世代代受到魏朝的恩惠,現在不思忠君報國,反倒想把國家轉送他人,你是何居心?我今天把話撂在這裏,如果洛陽城中發生危難,我寧願為國而死,也不會屈身事賊!”

    賈充聽畢,默然無語,在碰了一鼻子灰後匆匆回到洛陽。

    《晉書》:後為文帝大將軍司馬,轉右長史。帝新執朝權,恐方鎮有異議,使充詣諸葛誕,圖欲伐吳,陰察其變。充既論說時事,因謂誕曰:“天下皆願禪代,君以為如何?”誕曆聲曰:“卿非賈豫州子乎,世受魏恩,豈可欲以社稷輸人乎!若洛中有難,吾當死之。”充默然。

    賈充回到洛陽後,便對司馬昭說:“這諸葛誕有點死心眼兒,一時半會兒想不開,恐怕不太會支持您上位。而諸葛誕在淮南很得民心,所以建議您先把他召回朝廷,封個大官,即使他不聽從(現在反叛),也遠比以後他積蓄力量聚眾反叛要強得多。”

    《魏晉世語》:司馬文王既秉朝政,長史賈充以為宜遣參佐慰勞四征,於是遣充至壽春。充還啟文王:“誕再在揚州,有威名,民望所歸。今征,必不來,禍小事淺;不征,事遲禍大。”

    司馬昭聽從了賈充的建議,於257年下詔升諸葛誕為司空,並讓其入朝任職。諸葛誕接得詔命後非常震驚,怕步夏侯玄之後塵,於是在淮南發動叛變,殺魏揚州刺史樂綝,並讓兒子諸葛靚去東吳請求援兵。東吳聞訊後,派文欽與全懌等人領兵北進,進入壽春城與諸葛誕會軍,同時,遣吳將朱異率軍在壽春外圍進軍,策應諸葛誕。於是,轟轟烈烈的壽春之戰就此爆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