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德軍少尉突然發出一聲詫異的低呼,伸手抽出其中一把燧發槍,拿在手中仔細的端詳著,口中不由得嘖嘖稱奇。

    一旁的士兵不禁疑惑道。“排長,這把槍有什麽特別嗎?”他知道燧發槍有些年頭了,不過倒也沒看出這支到底有什麽特別之處。

    少尉指了指印在槍托上的生產年份1809。“這是1809式步槍,而且應該是第一批生產的。我舅舅家裏有一把祖傳的,不過他那是1812年生產的。”

    由於早先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德國並不是一個正兒八經的統一國家,而是由各種公國、邦國組成的一個名義上的帝國。因此行政能力很差,不像英國人在18世紀就統一了布朗.貝斯作為軍用製式步槍。

    當時德國人的火器可謂是亂七八糟,沒有一個統一標準。直到1809年,現代化軍隊改革中的普魯士才正式將1809式作為製式步槍。這時候各國的燧發、滑膛大部分都是抄了法國拿破侖戰爭時期普遍使用的M1777。但1809式的口徑是18.03mm,而法國人的是17.5mm,所以普魯士人能撿法國人的鉛丸子塞進去射出去,雖然精度和射程比較差,但好歹能用。法國人要是撿到普魯士的鉛丸子,除非銼掉一圈,不然就用不上。

    到了1841年,德國人算是破天荒的拿出了一款劃時代的步槍,德萊塞針發槍。

    它是後膛裝填,不僅射速快,而且還解決了線膛槍不方便從槍口裝彈的問題。火帽也整合在一體化紙包彈內部,由槍機上細長的擊針擊發,轉栓式閉鎖(世界上第一支旋轉後拉槍機式步槍)。

    可以說這種轉栓 後膛 線膛 整裝彈的設計在當時就是碾壓眾人的存在,而且裝填不用站著從槍口倒火藥,普魯士士兵完全可以趴著打槍,收拾丹麥、奧地利這種還在排隊槍斃的國家和玩兒一樣,從而逐漸建立起了一個完整的德意誌帝國。

    “嗬!”聽完少尉介紹的這把槍的曆史,士兵一臉驚訝道。“那這把槍豈不有130多年曆史?”130年是什麽概念,都快趕上他爺爺的爺爺年紀了。

    “是啊,都能進博物館了。而且這把槍保養的還挺不錯,說不定還能發射子彈。”有些愛不釋手的將這支1809式步槍把玩了一會,排長才說起了正事。“鎮長,還有諸位。我就不進去搜查了,希望這是你們鎮裏全部的槍支。如果將來被發現有人私藏槍支沒有交出來,到時候可不是一兩條人命的事了。作為一鎮之長,還有你們,自然也逃脫不了幹係。”

    排長揮揮手,讓人把這些槍支全部裝上卡車。“還有一件事,鎮長,這幾天你要把鎮裏的人口統計出來;年齡,性別,職業等等,越詳細越好,過幾天會有人來登記。”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