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謀長指著沙盤上代表德軍進攻部隊的標識牌,一臉擔憂提醒道。“司令同誌,德軍的裝甲部隊很快會與我軍近衛坦克第104師碰撞。”

    “近衛軍”泛指軍隊中的精銳之師,最早概念的近衛軍,出現於奴隸社會,主要是指統帥的扈從部隊。十二世紀,意大利將專門護衛國旗的精銳部隊冠以“近衛”稱號,這也是“近衛”稱號的最早由來。也就是說,傳統意義上的“近衛軍”,實際上就是華夏古代的禁衛軍、禦林軍,是一支擔任護衛的部隊,而非用於野戰的部隊。法國拿破侖一世時期曾經規定隻有經曆過20場戰役以上的法國士兵才有權利被編入法國近衛軍。

    近衛軍在俄羅斯的曆史比較悠久,早在俄國彼得大帝時期,就創建了第一支近衛軍。二戰時期蘇聯政府為了鼓舞士氣,開始給一些在戰爭中表現英勇的,做出過特殊貢獻的紅軍部隊、艦艇、兵團和軍團授予“近衛“稱號。獲得稱號之後,不僅官兵的薪水得到增加,而且在裝備和人員補充方麵都可以優先補給。這著實是一個天才般的舉措,一個個榮譽的授與,使蘇聯的軍隊鬥誌高揚,團隊精神更形鞏固,戰鬥力也隨之成倍數增長,為偉大衛國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例如被改為近衛步兵第一師第100師(後來又改為了近衛機械化第一軍),該部隊在1941年6月26-28日,在明斯克城下戰鬥中重創德軍步兵第35師和第25裝甲師,殲滅其一個步兵團和一個裝甲團、一個半摩托車營,擊毀坦克100餘輛、裝甲車13輛、反坦克炮23門。1941年9月初,該師在第24集團軍突擊集團編成中實施進攻,突破葉利尼亞以北德軍防禦陣地,切斷葉利尼亞-斯摩棱斯克鐵路線,從縱深中包圍了該地的德軍集團,對粉碎德軍和收複葉利尼亞具有重大意義。

    在整個蘇德戰爭期間,蘇軍共授予了17個集團軍、82個軍、315個師、59個旅、177個團級單位近衛部隊榮譽稱號。有些部隊在前蘇聯解體後一並取消,有的一直保留到後世的俄羅斯。

    而如今生死關頭,為鼓舞部隊士氣,斯大林給所有守衛莫斯科的部隊全部被賦予了“近衛”稱號,士氣倒是沒有提升多少,反倒有點爛大街的感覺。

    “近衛坦克第104師?”朱可夫微微皺了皺眉頭,有點想不起這個師是什麽配置。

    參謀長自然知道朱可夫有些健忘的病情,趕緊匯報道。“司令同誌,這個坦克師裝備70輛KV-1坦克,30輛IS-2重型坦克,還有其他各種型號的自行火炮。我想以這個師的實力,足以吃掉德軍裝甲部隊前鋒,滅一滅他們的銳氣!何況附近還有近衛坦克第105師可以做為增援。”

    朱可夫聞言點了點頭,似乎讚同他的話。“傳令近衛坦克第104師,讓他們立刻出擊消滅這股德軍前鋒部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