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主動派出戰鬥機挑戰德國空軍,朱可夫想都沒有想過。在蘇芬戰爭和蘇德戰爭開頭,大部分有經驗的飛行員全軍覆沒,如今的蘇聯飛行員甚至都不能稱之為空軍,九成的人員都隻是會駕駛飛機的人,而非能夠升空作戰的士兵。

    這種情況下朱可夫自然不能讓戰鬥機貿然出戰,隻能督促飛行員們加緊訓練,要不然性能再好的戰鬥機也隻能是靶子。

    可訓練也要駕駛飛機上天的,而飛機上天是需要消耗燃油。如今的蘇聯燃油儲備並不富裕。巴庫油田早早被德軍占領,開發出來的第二巴庫隔三差五被德軍轟炸機轟炸,幾近癱瘓。而且原時空的蘇聯也是缺少高品質航空燃油,幾乎是靠著美英等國的援助度過。這又扯到遠東了,之前美國人也援助了不少燃油,不過大部分堆積在遠東地區。

    結果這些可憐的飛行員們大部分時間隻能在地麵上做飛行訓練,在自行車車把上貼上兩個簡易的機翼狀紙殼,組成編隊來回轉圈。

    而且朱可夫擔心這些新式戰鬥機的性能數據是不是已經完全被德國人掌握了。要知道一旦一款戰鬥機的性能被敵人掌握,那這款戰鬥機的戰鬥力就會大打折扣,畢竟沒有任何一款戰鬥機能做到各個方麵都是完美的,肯定存在某些弱點。這就像武俠中的“命門”,就算在厲害的高手,一旦“命門”被暴露,極有可能小命不保。

    最好的例子便是二戰時的零式戰鬥機。零式戰鬥機在服役初期可謂是出盡了風頭,憑借轉彎半徑小、速度快、航程超長等特點完全碾壓美軍一係列戰鬥機,讓美國空軍在前期吃虧不小,美國飛行員幾乎得了零式恐懼症。在1942年之前,零式戰鬥機是一騎絕塵、沒有對手的。

    結果在1942年,美軍意外獲得的一架完整的零式戰機,並將其研究透徹之後,不可一世的零式戰鬥機瞬間變成了“馬裏亞納火雞”。

    朱可夫最忌憚也最痛恨的便是德國人的情報能力,各種跡象表明德國人在蘇聯內部鋪設了一張巨大的情報網,滲透進了各個角落,簡直就是無孔不入。說不定在他身邊都有德國人安插的間諜。這些該死的間諜竟然能完好無損的躲過好幾次大清洗、肅清、內部清查,簡直就是匪夷所思。

    如果不把這些間諜揪出來,說不定今天製定的作戰計劃明天就會擺在德軍統帥部的辦公桌上,供德軍高層研究。

    可他也不敢輕易向斯大林同誌提這個意見,如今大戰在即,這節骨眼上再掀起反間諜風暴的話那後果不堪設想。說不定都不用等到明年春季德軍打過來,莫斯科內部就先崩潰了,這自然不是他想看到的結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