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萎靡不振的蘇美兩國,歐洲卻是一片歡騰的氛圍之內,尤其這些天是德國的啤酒節。

    1810年的十月,為了慶祝巴伐利亞的路德維格王子和薩克森國的希爾斯公主的婚禮而舉行德國啤酒節的盛大慶典。自那以後,十月啤酒節就作為巴伐利亞的一個傳統的民間節日保留下來。

    就像俄羅斯人將伏特加視為生命,德國人將喝酒視為每天的“必修課”,各種酒館、酒屋、小客棧便多似天上的星星。僅人口100萬的慕尼黑就有3000多個每天都座無虛席的啤酒館。幾乎每個踏進酒館的人至少都點半升啤酒佐餐,但人們最常點的還是一升。所以“一升”在慕尼黑及整個巴伐利亞可說是個“計量單位”,當地還盛行一諺語“有節製地一天喝一升,健康賽神仙”。人們也不隻是進餐時才喝酒,幾乎是隨時隨地喝。德國各地幾乎都有“啤酒公園”,隻要太陽一露臉,人們就蜂擁至啤酒公園,盡情享受一下大自然。

    而如今的戰爭形勢大好,今年的啤酒節更是熱鬧非凡,整個歐洲都陷入了一片狂歡之中。

    前線同樣也是一片輕鬆歡快的氣氛。一輛運輸卡車停到一處連營地,司機伸出腦袋喊了幾聲。“西蒙連長,西蒙連長。你們的補給到了!”

    聞聲,從不遠處的帳篷裏走出一個軍官,走到駕駛室跟前,從兜裏拿出一包香煙遞給司機。“今天又是什麽好東西?”說著朝營地擺擺手,叫來幾個士兵搬運車上的補給。

    司機點上一根煙。“今天可是好東西,正宗的利比裏亞火腿和黑啤酒。”

    這時從遠處駛來一輛運兵卡車,停在他們旁邊。“西蒙連長,補充到你們連裏的機槍手到了。”說著朝後麵的車廂喊了一句。“這裏是19連,到19連報到的下車。”接著從後車廂裏跳下九個扛著RPK機槍的新兵。

    打了聲招呼,運兵卡車繼續駛向下一個目的地。一旁的司機不禁好奇道。“這麽多機槍手?那豈不每個班裏有兩挺機槍?”

    “是啊。”西蒙連長點點頭,隨手將這九個機槍手分配到了九個班裏。“如今我軍的火力是全世界第一。”

    原時空的二戰德軍班級的編製是一個班長,一個機槍小組(分別是正、副機槍手,加上一個彈藥手),以及六個普通步兵。

    其中班長攜帶的武器最開始是98K,1941年後改為MP38/40衝鋒槍,後期還有裝備STG44;而機槍小組前期裝備的是MG32,後期是MG42;而其餘士兵大部分都是98K步槍。

    如今德國一線部隊班級火力配置是一挺MG3機槍,4支G43,兩支AKM,一支SVD;現在又多了一挺RPK機槍。

    這火力可比原時空翻了好幾倍。

    司機忍不住嘖嘖感歎道。“嗬,真是驚人,要是上次大戰中有這一半的火力,早就統一歐洲了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