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火攻都是戰爭史上常用的破敵手段,華夏祖先對於火攻更是情有獨鍾,火攻的應用從春秋到清末僅被載入史冊的就370多例。有文字記載的火攻,始於炎黃之戰,大約發生在距今5000餘年。據《呂氏春秋》記載:“炎黃故用水火矣”。炎黃戰於阪泉之野,使水攻、火攻戰法三戰才分勝負。到了三國時代,火攻幾乎貫穿了爭霸史,赤壁之戰和火燒連營,都是三國時代決定性的戰役。

    不過古代的火攻手段相對單一,無非是利用動植物或礦石油脂、柴草等易燃物作為戰鬥部,投擲手段無非是利用弓箭、快船、人力等,最特別的是拜占庭帝國發明的名為“希臘火”的燃燒武器,廣泛應用於海戰中。這種武器類似於現今的火焰器,通過一個加壓的管子噴出點燃的易燃液體攻擊敵軍。8世紀拜占庭帝國曾經用這種武器輕易擊垮了阿拉伯海軍。希臘之火的具體配方,由於拜占庭帝國對其進行了嚴格的保密,致使至今為止並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其主要原材料是石油。

    發展到近現代,縱火型武器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成為了一種可怕的戰爭手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裝備了三種噴火器——“維克斯”小型背囊噴火器、“克列依夫”中型背囊噴火器和“戈羅弗”大型車載噴火器。1915年7月30日早晨,德軍在凡爾登附近向英軍戰壕噴火,燒得英軍奪路而逃。不過,當時的噴火器射程近、油料少,而且普遍比較笨重,並沒有對戰爭產生特別大的影響。

    除了噴火器之外,一戰中還出現了燃燒手榴彈、航空燃燒彈和燃燒炮彈。這些彈藥內的燃燒劑主要是白磷和鋁熱劑。1915年,德軍首次用飛機空投燃燒彈攻擊英軍陣地。1918年,德國又用燃燒彈空襲法國。英法兩國自然也不甘示弱,紛紛研製自己的燃燒彈,和德國展開縱火大戰。

    對於殺戮這件事情,人類比之野蠻的動物更加殘忍和擅長。很快,軍事專家們就發現光用汽油的話造成的傷害還是比較有限,隨手他們在汽油裏加入了各種添加劑、化學劑,使其擁有更加可怕的殺傷力。

    轟!轟!轟!

    密密麻麻的凝固汽油彈朝地麵落去,有的在半空中轟然炸開,形成一道道“烈焰瀑布”,有的砸在地麵上,騰起一團團巨大的火球。

    隨著後續的炸彈不斷落下,這些熊熊燃燒的烈火逐漸連成一片,甚至出現了可怕的火龍卷。

    火龍卷,顧名思義就是裹挾著大火的龍卷風;是指當火情發生時(有時候地震、火山爆發也會出現)由於高溫熱力使空氣急劇上升,周圍的空氣便從四麵八方乘虛而入。強烈的熱量和湧動的旋風流吸入了大量燃燒殘骸,並與湧入的易燃氣體形成輻合,燃起了旋轉上升的火龍。火龍卷一旦其形成,可持續1小時以上,難以被撲滅,因為中心溫度極高(超過一千度),所到之處皆為灰燼。窗戶、玻璃,甚至鋼鐵也在高溫的做用下開始逐漸的融化,用瀝青澆鑄的街道開始流淌。沒來得及躲進防空洞裏的居民被大火吞噬,高溫和缺氧很快成為更加凶猛的殺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