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第6集團軍得到了大量的援兵和補給,第4裝甲集團軍也從高加索方向調回,加入到斯大林格勒的突擊中,從這一刻開始,斯大林格勒成為了德軍最主要的戰略目標。加上德軍在高加索方向的攻勢已經由於兵力不足而暫時陷入停頓,要想恢複那裏的進攻並最終占領巴庫就隻能從斯大林格勒方向抽調部隊(德軍後方已經沒有任何戰略預備隊),而蘇軍在斯大林格勒城的堅守和外圍附近持續發起的反攻牽製到德軍B集團軍群的主力部隊,德軍隻能占領斯大林格勒,從而大大縮短正麵的防線和推進到較為適宜防禦的有利地形(伏爾加河一線),騰出必要的兵力和物資增援高加索方向。

    而對於蘇聯高層來說,斯大林格勒太重要了。一來,斯大林格勒一旦丟失,蘇聯在歐洲地區的其他領土將無險可守,很可能出現迅速落入德軍手中的局麵。二來,斯大林格勒是蘇聯通往其高加索地區的交通樞紐,而高加索地區是蘇聯能源和食品資源的重要產地。如果斯大林格勒丟失,德軍將占盡戰場主動,北上可以攻下失去高加索資源補給的孤城莫斯科,南下則可以獲得高加索地區的資源,而德軍獲得這些資源後,和日軍在印度會師也不是問題。

    因此,蘇德雙方都十分重視斯大林格勒的控製權。於是,蘇德雙方都拚命投入大量部隊,針對斯大林格勒進行爭奪。就這樣斯大林格勒成為1942年東線最具有決定性的戰場,就此爆發了慘烈的巷戰。

    至於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失敗的原因,簡單歸納的話大致就是小胡子的神微操-資源不足-沒能包圍蘇軍-拿不下頓河側翼橋頭堡-向高加索分兵-單箭頭攻城-德軍攻堅火力不足(重要性依次降低)。

    而這一次德軍不用為資源發愁,也就沒必要分兵;至於包圍,斯大林格勒沿伏爾加河布局的地形決定了不能以傳統的兩翼合圍的方式困住這座城市。不過此時的德國陸航擁有比原時空好幾倍的空中力量,雅尼克相信就算不能徹底切斷伏爾加河運輸線,也能讓它發揮不了大作用。

    最重要的是德軍火力攻堅問題,當時巷戰中德軍裝備的唯一機動支援火力恐怕隻有數十輛33型150毫米突擊步兵炮,結果在這場戰役中還損失大半。戰後痛定思痛的德國人開發出了一係列自行火炮,其中最能體現小胡子對武器偏執程度的無疑就是用虎式坦克底盤發展而來的“突擊虎”。而德軍單兵大部分裝備K98步槍,到了冬天卻沒有防凍油,容易卡殼;MP40衝鋒槍也因為寒冷,時常遇到各種問題。

    如今德軍單兵大部分裝備了半自動、自動火力;榴彈發射器、鐵拳火箭彈更是裝備到了班級;各種口徑的自行突擊炮、高射炮、迫擊炮也是應有盡有;加上天上的攻擊機,直升機,可以說在巷戰中占據了相當大的優勢。

    這也是雅尼克決定攻打斯大林格勒的底氣。chaptererror();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