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7的裝有13挺勃朗寧機槍(以最主要的B-17F型為例),能使用機槍的一共六個位置,其中機腹機槍手兩名,各操作一挺機槍,機尾機槍手和機身下的球型炮塔機槍手各操作一挺雙聯裝機槍,這四個位置是專門的機槍手,另外機械工程師、無線電操作員和轟炸投彈手位置都可以操作機槍,投彈手的位置有四挺(一座雙聯裝炮塔和兩側的兩門機槍,由投彈手和領航員分別操作),機械工程師是一門雙聯裝槍塔,無線電操作員有一挺射擊角度很小的機槍,都在機身上方,主要向上方射擊。

    可惜他們不知道的BF109戰鬥機是有高空型號的,以F型和G型為基礎發展大翼展的特製高空戰鬥機,引擎是戴姆勒-奔馳DB601E,DB605或帶GM-1動力提升裝置容克斯JUMO231E。最高時速可達745千米,升限14000米。

    不過這款型號除了最高高度和爬升率外其他性能平平無奇,因此並沒有大規模生產,如今德國空軍的高空戰鬥機是FW-190D型號,升限超過了13000米。

    “我們出發。”作為指揮官,李梅完全可以呆在後方指揮的。不過在原時空他就經常作為帶隊長機深入敵方空域,即使晉升準將和少將後有機會就帶著他的航空隊出擊。當然二戰時英美空軍的將軍帶領機隊升空作戰屢見不鮮,卻也反映了李梅的確是勇敢的軍人。

    “祝你們凱旋。”庫茲涅佐夫司令朝敬了個禮,心中嘀咕希望這不是永別。

    一架接一架的B-17轟炸機升空,組成了一個龐大的機群,飛往巴庫油田。

    “前麵是大高加索山脈,過了山脈隨時可能遭遇德軍敵機,全體爬升到10000米高度。”比起蘇聯人,美國人的飛機上已經全部安裝了無線電,方便指揮。

    機群緩緩爬升到10000米高度。

    李梅看著周圍的晴空萬裏,慶幸道。“天氣很好,是個轟炸的好天氣,再過30分鍾能抵達巴庫油田了。”

    話音剛落,機群最前方的轟炸機傳來警告。“發現敵機,發現敵機!三點鍾方向!數量好多!至少有五十架!高度約九千米!”

    “全體注意,爬升到11000米高度。”

    B-17轟炸機機群緩緩爬升到11000高度,可李梅驚愕的看到對方戰機群也跟著爬升,而且高度很快超過了11000米,比他們還要高出一截!

    “上帝啊!德國人的飛機飛得這麽高?!”李梅隻覺得脊背一陣發涼,原本他們的轟炸計劃是依靠高度躲避德軍戰鬥機的攔截的,可現在德軍戰鬥機比己方轟炸機群飛得還要高,這還怎麽玩?

    李梅當機立斷的下令道。“全體撤退!”

    可巨大的轟炸機又不是自行車,抬起車把原地轉圈就能掉頭,更何況是一支轟炸機編隊。還沒來得及掉頭,高空中的德軍戰鬥機猶如餓狼一般撲了下來。

    “開火!開火!”李梅大聲吼道,轟炸機自然是跑不過戰鬥機的,現在隻能依靠轟炸機自身火力擊退德軍戰鬥機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