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法國運河公司在經營管理上也出現了問題,以雷賽布為首的高管層在工程難以為繼的情況下,卻大肆侵吞公開發行的運河股票資金;為掩蓋真相,繼續增發債券,公司動用大筆金錢賄賂官員,法國政府先後有150名部長和議員接受了賄賂,然而紙包不住火,到1889年,法國洋際運河公司山窮水盡,不得不宣告破產,雷賽布本人也上了法庭,獲刑五年。

    1898年,美西戰爭中,美國深感兩洋調兵的不便,連通巴拿巴運河的意願日益迫切。

    1902年,美國以4000萬美元接盤了爛尾多年的巴拿馬運河工程,並想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擁有巴拿馬運河100年租借權,同時無限期續約。但是哥倫比亞議會拒絕了這個要求。

    當時巴拿馬獨立意識正濃,美國也不和哥倫比亞廢話,直接把軍艦開到巴拿馬,支持巴拿馬獨立。麵對強大的美國,哥倫比亞隻得忍氣吞聲。

    1903年,美國與巴拿馬簽訂條約,巴拿馬給美國10英裏寬運河區,美國負責保護巴拿馬的獨立地位。一次性付給巴拿馬1000萬美元,此後每年支付25萬美元租金。

    10年工期,5億美元投入,巴拿馬運河在美國人手中,最終於1914年正式通航。

    巴拿馬運河開通後,美國東西海岸航程縮短了1.2萬公裏。紐約至舊金山的航程縮短16%,利物浦至舊金山的航程縮短43%,而紐約至悉尼的航程也縮短28%;運河公司收取的過河費也非常可觀。

    下令開鑿巴拿馬運河的是美國第二十六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這是他任內的主要功績,他也因此被美國人民雕入總統山。

    從清晨排隊排到午夜時分,終於輪到“舊金山”號貨輪,運河兩側的牽引機車將牽引繩固定在船上,緩緩向前駛去。這些牽引機車的形狀酷似船隻,隻有底部的輪子接觸地麵。而且有固定的軌道,這些機車就在這些軌道上行走,有點像小火車。

    由於巴拿馬運河是一座水閘式的運河,因此在所有的船隻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時候都要先進入閘室,而這些分布於運河兩側的大量牽引機車的作用就是幫助在閘室中的船隻調整姿勢,保證這些船隻始終位於運河的中央位置。但是牽引機車並不會給船隻行進提供動力,船隻行進的動力依然是靠船隻自身的動力係統來完成。

    牽引機車的作用僅是幫助船隻減速製動,保持位置。正因為如此,這些巴拿馬運河兩側的牽引機車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運河騾子”。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