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時空的僅需要990帝國馬克的國民車一亮相,立刻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不過這輛車卻接受現金支付。有意向的購買者,需要先去購買麵值為5馬克的票券,並黏貼於“KdF-Wagen存折”上,而這本存折就相當於訂購憑證。由於二戰爆發,已經預定的車輛並未按時交付,工廠也陷入停工狀態。從1939年開始,大眾汽車工廠轉而生產軍需品,有超過33萬張KdF-Wagen的訂單無法兌現。

    而戰爭爆發前,德國勞工銀行通過這種分期預付款的方式,已吸納存款2億7千8百萬帝國馬克。已經完成儲蓄的民眾,理所應當的要求得到他們的汽車。但在戰爭中,原本生產給普通百姓的甲殼蟲卻變成了65000台軍用裝甲車和水陸兩用車。這一問題直到戰後才得以解決,1961年大眾汽車提出和解方案,已支付全部預付款的客戶購買新車可以享受600德國馬克的優惠,隻相當於新車價格的1/6。如果想要現金補償,則隻有100馬克。

    而此時的德國各種資源已經相當充足,雅尼克也不需要搞這些“龐氏騙局”,來坑民眾的錢。

    “除了汽車,電視機也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世界上最早的電視台於1929年在英國試播(BBC),1936年正式開播;到1939年,英國大約有2萬個家庭擁有電視機。

    而1936年柏林奧運會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通過電視轉播的奧運會(那時沒有錄像機,節目全是直播)。當時使用的攝像機體積龐大,一個1.6米焦距的鏡頭就重達45公斤長2.2米,攝像機信號首先用電纜傳輸到郵政中心,經過混合之後再用電視塔發射出去。柏林奧運會期間,每天用電視播出長達8小時的比賽實況,共有16萬多人通過電視觀看了奧運會。

    柏林奧運會的轉播就已經讓當時的人們認識到了電視這項發明的遠大前途,而作為帝國喉舌的戈培爾更是敏銳的看出電視機的普及將對輿論宣傳的影響,電視機這種圖像傳播工具,會使宣傳效果成倍的提升。

    他將電視機定義為帝國新的宣傳利器,向雅尼克匯報了好幾次擴充電視機生產線,擴建電視信號塔規模的請求。現在德國各大城市都在豎起電視機信號塔,最多年底,信號會覆蓋柏林,慕尼黑,漢堡,不來梅等大型城市。

    至於那些暫時普及不到偏遠地區,戈培爾也沒放過。他把電影看做是最重要的娛樂方式和對公眾最有影響的宣傳工具。他認為:“宣傳的秘密就在於宣傳的對象尚未察覺自己被滲透的時候就近入宣傳的主題。宣傳當然是有目的的,但這目的必須巧妙而高超地掩蓋起來,以致宣傳對象絲毫察覺不到。”因此他建立了一支移動電影院,專門到那些偏遠地區組織播放露天電影。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