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此時的蘇俄紅軍戰鬥力增長很快,白匪軍在紅軍的進攻下相繼失敗,高爾察克最終被活捉,被槍斃於伊爾庫茲克,而鄧尼金則通電失敗、流亡海外。

    正當在蘇俄國內形勢穩定的時候,俄國人的世仇,被稱為“歐洲鞋墊”的波蘭跳了出來,波蘭軍隊在協約國的支持下,與蘇俄爆發了俄波戰爭。這場戰爭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一場爭議極大的戰爭,從爆發到結束,口水不斷,爭議不斷。戰爭一波三折,波蘭首先進攻蘇俄,順利的占領了烏克蘭境內,隨後蘇俄軍隊又發動反攻,殺入波蘭境內,一度差點就要顛覆波蘭政權,但最後兵敗華沙城下,於是兩國議和,各自宣稱是勝利者。

    蘇波戰爭結束以後,蘇俄已經將大部分聯軍驅逐出國土,白匪叛軍也基本肅清,國內局逐漸穩定下來。

    但是美國不僅拒絕在外交上承認它,而且華盛頓的官員們對請求去蘇聯的旅遊簽證的回答竟然是:“我們不知道有這樣的國家!”

    雖然美國政府極力阻擾,兩國之間還是有有貿易來往。1924年,蘇聯在美國成立了蘇美貿易公司,當時同美國的貿易額已經超過了1913年水平。蘇聯對外貿易總額中,美國占17.7%,此後的幾年,美國在蘇聯對外貿易中僅次於德國。

    一直到1933年,新上任的羅斯福總統宣布美國正式承認蘇聯政府。羅斯福與蘇聯外交部長馬克西姆.利特維諾夫的廣泛接觸終於打開了雙邊關係大門。羅斯福向200名記者宣讀了他寫給利特維諾夫的信;“我相信我們兩國人民會永遠保持正常、友好的關係,我們兩個國家將為相互的利益和維護世界和平而合作。”

    蘇聯方麵對於條約的簽訂作了一些本質問題上的讓步、如:許諾不在美國進行供鏟主義宣傳,給予居住在蘇聯的美國人以宗教自由和一切合法權利;放棄對1918年美國派兵到西伯利亞所造成的損失的所有賠償要求等。據說這是蘇聯所簽訂的條約中最具妥協性的一個。

    當然,雙方從來都沒有停止對方的抹黑,可搞出這麽大動靜還是頭一次。

    胡佛卻搖搖頭。“還不能百分百確定,我們正在全力搜尋那些個俄國人。”

    羅斯福厲聲道。“一定要找出來查清楚!”

    “是!”

    看著胡佛走出辦公室,羅斯福有些頭疼的拍了拍額頭。真要是蘇聯在背後搗鬼,那就麻煩了!這些該死的毛熊想幹什麽?難不成要聯合德國對付美國?!

    莫非蘇德兩國早就達成了什麽協議?!要不然德國怎麽可能公然對美國宣戰?

    羅斯福被腦子裏一閃而過的念頭嚇了一跳。

    可仔細一想,又覺得不大可能。

    如果兩國達成了什麽協議,德國怎麽可能援助芬蘭抵抗蘇聯?

    要不是德國的大力援助,一個小小的芬蘭早被蘇聯踏平了!

    說不通啊!

    到底什麽情況?!

    62734/569976227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