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薩汗國王父子倆人不禁對視了一眼,他們當然猜到雅尼克所說的“轉一圈”是什麽意思,這要是真借了不就等同於向蘇聯宣戰麽?

    不過看蘇芬戰爭中蘇聯的表現完全就是戰五渣,跟戰鬥力爆表的德國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琢磨了一會,禮薩汗國王點點頭。“沒問題。”

    “多謝。”商量了一些細節後雅尼克提起了另一件事。“陛下也知道我們國內有很多猶大人。我打算在中東給他們建個國,讓所有猶大人都搬過去。”當然,這件事並不是跟他商量,而是順口告知而已。

    後世的以色列和伊朗死掐了幾十年,恐怕很少有人想到在曆史上波斯人曾經是猶大人的恩人。

    公元前586年,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侵占猶太王國,下令將大批猶大人押往巴比倫做奴隸,這是猶太曆史上第一次苦難流亡,史書上稱之為巴比倫之囚;六十年之後,波斯的居魯士大帝征服巴比倫,猶大人擔心再次成為波斯人的奴隸,但居魯士大帝宣布所有的猶大人奴隸恢複自由!

    居魯士大帝還允許猶大人返回他們的故鄉耶路撒冷,並將巴比倫掠奪猶大人的五千多件聖物歸還給猶大人,提供資金幫助猶大人重建耶路撒冷被巴比倫燒毀的聖殿(耶路撒冷第二聖殿)。

    不僅在古代,原時空的二戰也曾經出現過一位伊朗辛德勒,救過兩千多猶大人。

    他的名字叫薩爾達理,大學畢業之後成為伊朗外交官,41年成為伊朗駐法國領事館負責人。41年德國占領法國,對法國猶大人進行捕殺,薩爾達理非常悲痛,決心要救援猶大人,二戰時期德國跟伊朗有一定貿易往來,並認為伊朗也是雅利安人,薩爾達理就利用這層關係給兩千多猶大人發放了護照,逃離了巴黎;美國的猶太集團曾經多次獎勵薩爾達理二戰期間救援猶大人的義舉。

    而直到79年伊朗變天以前,處在巴列維王朝統治下的伊朗是美國的鐵杆盟友。作為同樣是美國鐵杆盟友的以色列,與伊朗巴列維王朝有同一個“江湖大哥”,關係自然非常好,稱為“戰略聯盟期”。能好到什麽程度?

    48年以色列剛建國時,伊朗就作為一個中轉站,將伊拉克的猶大人送到以色列。65年,巴列維國王推行相對激進的變革,國內形勢非常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伊朗與以色列的關係更加親密。有人稱這是兩國同病相憐,畢竟以色列夾在阿拉伯世界裏,日子同樣不太舒心。

    以色列在中東與阿拉伯國家為敵後,石油進口是個難題,伊朗站出來說:“想買多少我提供多少。”以色列有了伊朗的石油,才有底氣與阿拉伯國家打多次高強度戰爭。而伊朗武器裝備並不怎麽先進,從以色列進口了大量先進武器,伊朗每年從以色列進口約5億美元的武器,這可是七十年代的數字。

    結果79年伊朗大變天,不但與美國成為敵人,以色列也順帶被伊朗“恨屋及烏”。

    現在聽到雅尼克要在中東給猶大人建個國家,禮薩汗國王並沒有太大的反應。“哦,那殿下打算在那裏建?”

    “他們的老家,耶路撒冷。”

    62734/570171124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