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佛雷德並沒有笑出來,一是尊重他們的民族風俗,二是這些蘇格蘭人同樣是驍勇善戰的民族,而勇士是不該被人取笑的。

    蘇格蘭人到底多勇猛,從蘇格蘭的曆史中可窺見一斑。

    從前,不列顛島北部來了一群凱爾特人,他們很能打仗,用部落的名字把自己的地盤命名為蘇格蘭。

    公元5世紀左右,英格蘭人的祖先盎格魯-撒克遜人也從歐洲大陸遷徙過來,並將凱爾特人趕到不列顛島偏僻的山區。這幫新來的,把自己的地盤叫做英格蘭。

    843年,蘇格蘭王國完成統一,形成獨立國家,版圖包括大不列顛島北部以及周圍的數個群島,即今天聯合王國蘇格蘭地區的範疇。1272年,外號“蘇格蘭鐵錘”或“殘忍的愛德華”的愛德華一世繼承英格蘭王位,相較於以往的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對蘇格蘭具有更強烈的野心和渴望。

    1296年,愛德華一世終於開始入侵覬覦已久蘇格蘭,於是在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殘酷戰爭。在這場戰爭中,蘇格蘭湧現出了一位民族英雄,他就是威廉·華萊士。華萊士的故事今天之所以廣為人知,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好萊塢1995年出產的大片《勇敢的心》。

    1298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率軍親征,並先後於1300年、1301年、1303年、1305年多次遠征蘇格蘭。

    1305年,華萊士因被部下出賣而被逮捕,以叛國罪名處死。

    1307年,愛德華一世抱病最後一次遠征蘇格蘭,可惜在已能望到蘇格蘭的地方,愛德華一世離開了人世,並留下最後願望:英格蘭軍隊要攜帶他的骨灰征戰蘇格蘭,直至最後一個蘇格蘭人投降。

    1314年,蘇格蘭與英格蘭軍隊在班諾克本進行會戰並取得決定性勝利,此戰成為了蘇格蘭獨立運動的重大轉折點,此後雙方雖然仍有交手,但蘇格蘭已獲事實獨立。

    1328年,英格蘭王國和蘇格蘭王國雙方簽署“愛丁堡-北安普頓協議”。

    該條約結束了自1296年英格蘭入侵蘇格蘭以來兩國保持的戰爭狀態(第一次獨立戰爭),英格蘭承認了蘇格蘭獨立國家的地位。

    1603年,著名的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駕崩,其外侄孫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繼任成為英格蘭王詹姆士一世。英蘇兩國共戴一主,但政府各自獨立運作。長期敵對的英格蘭與蘇格蘭兩國突然成為共主聯邦。

    1707年,蘇格蘭和英格蘭兩國共同簽署通過《聯合法案》,蘇格蘭議會與英格蘭議會合並為大不列顛議會,改稱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存在了800多年的蘇格蘭王國從此消失。但蘇格蘭要求獨立的聲音從未停止。

    曾經征服了這個星球四分之一的英國人,卻長達七個世紀沒能征服跟他們住在同一個島上,而且比他們遠遠落後、貧窮,人口不到他們十分之一的蘇格蘭。哪怕是進入劃時代的工業革命之後,英國人最終還是要以溫軟、合作的方式將蘇格蘭人做為盟友召喚進來,並且尊重他們的獨立與自由。要不是蘇格蘭人的人口實在少的可憐,恐怕如今世界上流行的不是英語而是蘇格蘭蓋爾語了。

    62734/516522771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