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遠處傳來一聲巨響,隱隱約約還聽到撕心裂肺的慘叫聲。正熟睡的佛雷德被吵醒,嘀咕了一句。“這些笨蛋又在排雷。”

    經過千難萬阻,英軍終於推進到布馬雷外圍,看到的是又長又寬的反坦克塹壕。反坦克塹壕後麵還有三道戰壕,戰壕裏是早已嚴陣以待的德軍傘兵。

    英軍立刻發動進攻,可白天進攻,被從布馬雷機場起飛的德軍攻擊機炸的灰頭土臉,傷亡慘重。晚上進攻,被埋設的反坦克地雷炸毀了好幾輛坦克。

    就這樣,英軍連反坦克塹壕都沒靠近,就損失了十幾輛坦克和上百名士兵。

    想動用轟炸機轟炸布馬雷,可德軍已經在布馬雷旁的山頭上架設了一座雷達,雖然隻是小型的,探測距離有限,可也足以在英軍轟炸機抵達之前起飛戰鬥機進行攔截。

    倒不是沒嚐試過炮轟,可布馬雷上空一直盤旋德軍偵察機,別說是開炮了,就是集結幾門大炮都有被德軍攻擊機襲擊的風險。

    無奈英軍隻得繼續發動地麵攻勢,不過得先排雷。

    排雷有很多種方法,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炮轟,各種炮彈向雷區投擲,將地雷都引爆了。但是這種方法並不全麵,可能會有地雷遺留。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士兵拿著工具去掃雷,但這種方法也是效率最慢的,在戰事緊張的戰場上,效率極低。

    不過此時的英軍也隻能派工兵去掃雷。

    可德軍的地雷可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排的。

    首先是反坦克地雷,普通的反坦克雷的體積和起爆壓力較大,人工排除相對容易。但是德軍的反坦克地雷為了防止工兵排雷,安裝了兩個引信。一個是主引信,另一個是副引信。第一個引信用於坦克碾壓時引爆地雷,炸毀坦克。第二個引信一般是防步兵排雷的拉發引信,隻是將原來的其保管換成副起爆管,用於人工排雷時引爆地雷,殺傷工兵,提高雷場的生存能力。

    更要命的是德軍埋設的可不止反坦克地雷,是混合著各種類型的地雷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雷場。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S型跳雷了,二戰德國總共生產了193萬顆S型地雷。這些地雷給敵軍造成了嚴重的傷亡,並延緩甚至阻止了敵軍的前進。S型跳雷變態的地方在於它可以安裝一個三聯裝的引信接口,使得一顆地雷擁有三種引爆方式,裝備了反拆除的剪線引信,專門用來對付盟軍的工兵。

    該型地雷的設計成功,致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標誌性武器之一,同時也是盟軍步兵的噩夢。盟軍為它起了一個非常萌萌噠的綽號——“貝蒂跳雷”。“貝蒂”憑借優異的殺傷效果,使得各國都紛紛效仿和改良。

    跳雷被觸發後會先通過傳火管點燃戰鬥部最下方的拋射藥(有些跳雷為了在隊伍中間爆炸會延時幾秒),同時觸發雷體內的短延時引信,在地雷被拋射到空中,短延時引信點燃炸藥,推動戰鬥部外側的300多顆小鋼珠,然後把周圍的人打成篩子。這是一件非常惡毒的武器,因為是在差不多齊腰高的高度爆炸,傷者很容易失去後半生的樂趣,這對一個男人來說簡直就是生不如死的痛苦。

    不過這款地雷很容易被探測儀探出來,被發現後,解除就相當容易,拆彈人員可以將一枚針插入壓力感應器的小孔就可以了。如果跳雷使用的是絆網或是電子引發器,剪斷他們即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