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攻擊艦的內部經過一番改造,多出了三層裝載登陸艇/登陸車輛的艙室。艙室內可以搭載10艘不同類型的登陸艇。

    如今德國的製式登陸艇是原時空二戰美國的LCVP登陸艇,它可謂是美軍二戰中最為重要的武器之一。這主要得益於它向敵灘頭快速投放、撤離或反複輸送部隊、裝備和給養的突出能力。除了位於艇首的登陸梯板以外,全艇采用木製結構。LCVP艇全長10.9米,艇寬3.2米。滿載條件下吃水1米,排水量12噸,最大航速9節。

    除此之外還有LCM(2)型登陸艇,其結構相當簡單,組裝一艘登陸艇隻需60小時。LCM(2)登陸艇全長13.7米,寬4.3米,滿載排水量26.3噸,擁有可放下的艇首登陸梯板,可裝載一輛16噸重的坦克。與木製的LCVP登陸艇不同,LCM(2)完全采用金屬艇殼。操縱區有6毫米的裝甲鋼板防護,艇上還安裝有兩挺7.62毫米機槍。

    還有LCM(2)的改進型,LCM(3)。全長15.2米,滿載排水量達到了47.2噸。能裝載一輛重30噸的中型坦克或裝甲車輛。

    另外,兩棲攻擊艦加裝了6座雙聯裝128mm高平兩用炮,6座雙聯裝40mm高射炮和16挺13mm高射機槍。其中6座雙聯裝128mm高平兩用炮是可以用來對岸轟擊支援登陸部隊的。

    雅尼克問道。“到2月底能準備好幾艘兩棲登陸艦?登陸艇的數量能保證嗎?”

    登陸戰是一項很注重運力的行動,除了第一波衝擊海灘的船隻,還必須準備後續的三到四波部隊的跟進,登陸艦船的數量不但決定了登陸強度的強弱,同樣也保證了登陸部隊戰鬥力的延續。一旦發生後續無力的問題,那登陸部隊將會麵對全軍覆沒的危險,這是絕對不能忽略的關鍵問題。

    “按目前的進度可以準備15艘兩棲登陸艦,登陸艇也能保證數量。您吩咐的浮動碼頭也已準備完畢。”

    搶灘登陸,以往的搶灘點都是在敵人的港口附近的,這是為了後續的兵力及物資及時地補充上,免得先頭部隊被敵人消滅幹淨或是趕下海。可敵人也不是傻瓜,當然會部署重兵來保護這些戰略要地。如此一來進攻方就算付出極其慘烈的代價也不一定能登陸成功,就算僥幸成功了港口也可能被敵人事先徹底破壞,沒了利用價值。

    而在諾曼底登陸的過程中,盟軍使用了一種浮橋一樣的臨時拚接碼頭,在沒有港口的諾曼底地區,建立了一個可以吞吐貨物的碼頭!

    這個壯舉,或者說是創意,讓盟軍在登陸作戰過程中擁有了較大的靈活性。它的出現,在技術上解決了登陸地點的選擇問題,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強行保障登陸部隊的後勤補給。

    “很好。”雅尼克滿意的點點頭。“看來現在是萬事俱備了。”

    62734/519711296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