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布萊切利園最為人所知的“功績”,就是它成功解破了德國恩尼格瑪密碼機的密碼係統;但要說布萊切利園最偉大的成就,則或許是它曾破解德國的FISH高級電傳打字機密碼。

    在布萊切利園透解密所得出的情報,一概被代號為“ULTRA”。這些情報很大程度上使盟軍在大西洋戰役中成功擊沉敵方多艘U-潛艇,也為皇家海軍在馬塔角戰役與北角戰役奠下勝利的基石。

    此外,自美國參戰後,英國首相丘吉爾曾同意美國總統羅斯福,讓兩國共享資源。在這種背景下,有不少美國的密碼學家到布萊切利園,與英方專家一同工作。當時英方專家主要負責德國的密碼,而美方專家則主要負責破解倭國所用的密碼。

    這座莊園的保密工作做的相當好,整個二戰期間布萊切利園隻一次受到直接空襲。在40年11月20日至21日,敵方在莊園上空投下了3枚炸彈。不過那3枚炸彈真正目標其實是附近的布萊切利火車站。在這3枚炸彈中,有一枚在宅第的傳訊員入口對出一帶爆炸,強烈的震動使旁邊的小屋4號(屬於學校的海軍情報部)造成輕微移位。不過,由於這些小屋均建於磚塊搭建的柱狀物之上,所以工程人員在把小屋移回原位的同時,室內的人仍可繼續工作。

    在解密行動達到高峰期的時候,曾有約9,000在布萊切利園工作,至於戰時亦曾有多達10,000在那裏工作。這些獲招聘的人士一般都具備有獨特的才能,比如說是國際象棋冠軍、填字遊戲專家、精通數國語言的人或數學界權威。

    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布萊切利園當局曾以《每日電訊報》的填字遊戲作為麵試測試,限令麵試者要在12分鍾內完成填字遊戲。此外,該報社亦曾被要求舉辦填字遊戲比賽,然後再招攬勝出者參與“一項特別的工作,為戰事作出貢獻”。

    在二戰結束時,布萊切利園內大部份器材與藍圖都被銷毀。而盡管曾經有數以千計的人在那裏參與解密工作,但他們在戰後都一直保持沉默,一直遲至1970年代,布萊切利園在戰時的解密基地身份才真正為外界所揭露。在戰後,布萊切利園曾為不同機構所占有,當中包括有英國電訊、民航局和PACE(民用房地產物業顧問)。此外,直到1987年以前,政府通訊總部(GCHQ,即改組後的政府密碼學校)仍在布萊切利園設有訓練所。

    “是誤炸嗎?有沒有人員傷亡?”丘吉爾的聲音微微發顫。

    “很明顯德軍的目標就是布萊切利園,德軍投下了大量的燃燒彈,整個莊園足足燒了幾個小時,無一人生還。”

    “……”丘吉爾癱坐在椅子上,臉色煞白。半晌才歇斯底裏的嘶吼道。“德國人是怎麽知道的?!是間諜!!一定是間諜!!”

    62734/520086311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