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坦克便是蘇聯的T-39坦克。

    根據計劃,T-39全重90噸,車體前部並列放置兩個副炮塔(暫稱為3號、4號炮塔),車體後部前後放置兩個主炮塔(暫稱為1號、2號)。

    T-39有三種設計方案,其一是在1號炮塔內配置一門152毫米炮,剩下三個炮塔各配置一門45毫米炮,每個炮塔再安裝一挺機槍;其二是在1號和2號炮塔內各配置兩門並聯107毫米炮,3號、4號炮塔內配置一門45毫米炮與一挺機槍;其三是在1號炮塔內安裝一門152毫米炮,2號炮塔內安裝雙聯裝107毫米炮,3號、4號炮塔內安裝45毫米炮及機槍。最有趣的是,為了方便越野爬坡過坎,T-39在車體前部還安裝了一組小型輔助履帶結構。

    T-39的設計方案過於不切實際,哪怕在現代都很難把安裝這麽多武器、且擁有75毫米裝甲的車體控製在100噸以內。直到二戰結束,T-39坦克沒有投入實際製造。

    而得知這個情報的小胡子立馬讓著名武器設計師斐迪南.保時捷設計一款超級坦克。

    42年5月,保時捷博士與克虜伯的首席設計師穆勒合作研發這款“超級坦克”。43年3月,符合德軍高層要求的超級坦克樣車正式下線,為方便起見,該樣車生產了兩輛作為對比之用。但這也成了該款重型坦克最終的量產數量。

    在坦克命名問題上,最初的名稱為“猛獁象”,後來又被改為“小老鼠”。直到43年2月才正式確定了最終的官方名稱“鼠式”,之所以取名“鼠式”,是為了迷惑蘇軍的情報部門,讓他們誤以為這是一款毫無威脅的輕型坦克。

    最開始,兩款樣車均沒有安裝正式的炮塔,隻是采用假炮塔進行了模擬實驗,直到44年6月,真正的炮塔才被安裝在坦克車身上。該坦克由6名乘員操作,全重為令人吃驚的188噸,車身也達到10.09米,加上3.67米的寬度和3.7米的高度,整車的外形仿佛是一款堅固的可移動工事。

    44年10月,兩台樣車又來到柏林郊區的伯布林根的保時捷公司試驗場進行測試,1號車基本上未出現問題,但2號車卻發生了柴油機曲軸斷裂的意外事故,因此該車被暫時封存在試驗場進行維修。12月23日,鼠式坦克的1號樣車又成功地完成了運行試驗,準備投入實戰。

    德軍此時將鼠式坦克投入戰場,目的是想讓這龐然大物在戰場上一展身手,試圖挽回德國日落西山的戰爭局勢,但這樣天真的想法換來的隻是無情地“打臉”。45年初,蘇聯紅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攻入了德國境內,德軍此時已經無力關注這兩個龐然大物的未來結局了。3月,新更換的發動機正式安裝在了2號原型車中,但這已經於事無補。

    在最後的柏林保衛戰時正準備開赴戰場的鼠式坦克因故障拋錨,隻能炸掉,卻因為皮太厚沒完全炸毀,殘骸被蘇聯人拿回去研究了一番,又被展覽到蘇聯人的博物館裏頭。

    62734/525865043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