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10月28日,近16萬意軍越過阿爾巴尼亞和希臘邊境(早在1939年,意大利就吞並了阿爾巴尼亞),入侵了希臘。戰爭伊始,人們普遍認為隻有700萬人口的小國希臘根本不是擁有4500萬人口的意大利的對手,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帕帕戈斯將軍指揮的希軍作戰異常英勇,就如同他們兩千多年前抗擊波斯人入侵的斯巴達祖先一樣,重演了公元前480年溫泉關戰役的輝煌,到了11月底,意軍不僅被趕出了希臘,甚至還有丟失阿爾巴尼亞的危險,隻是由於冬季的來臨,氣溫驟降至零下20度,希軍由於缺乏給養而被迫停止了攻勢,意軍這才免於崩潰。

    意大利在希臘的慘敗,使得小胡子大為惱火,這並不是因為他多麽同情意大利的處境,理解意大利的領土野心,而是因為墨索裏尼如此輕率的入侵希臘的行為打破了巴爾幹地區原先錯綜複雜的外交平衡狀態,猶如開啟了潘多拉魔盒一般,引發了接下來一係列的蝴蝶效應:由於意軍的入侵,希臘被迫向傳統的盟友英國求援,英國皇家空軍首先派出了幾個戰鬥機和轟炸機中隊進駐希臘為其打氣,數量雖然不多,但此舉卻引起了德國的警覺,因為德國本土不產石油,其最重要的海外石油來源是羅馬尼亞的普洛耶什蒂油田,而該油田恰恰在駐希臘的英國空軍轟炸機的作戰半徑之內,這讓德國十分擔心油田的安全。

    自派出空軍之後,駐北非的英國近東陸軍也源源不斷地從埃及向希臘開拔,這更令德國人意識到希臘這個“討厭鬼”必須乘早擺平,否則後患無窮,將影響到軸心國在東南歐側翼的安全。

    41年4月6日,德意保匈四國分路攻入南斯拉夫境內。到4月17日,南斯拉夫全境淪陷,其領土被四國分區占領,德國僅用了11天就輕鬆降服了南斯拉夫,而付出的代價僅僅是傷亡失蹤558人,此役充分顯示出了德軍閃電戰的威力。

    在搞定了南斯拉夫之後,德軍在李斯特元帥的指揮下繼續南下,德國武裝力量的強大遠非意大利所能比,英國和希臘聯軍根本不是訓練有素的德軍的對手,德軍於4月24日攻占雅典。至5月初,軸心國部隊占領了希臘本土,英軍殘餘部隊被迫經地中海撤回埃及,這已經是短短一年之內,英軍第三次被趕出歐洲大陸了,前兩次分別是在挪威和法國,這對英國人來說是個致命的打擊,足以令他們蒙羞,不過這與一年後英軍在托卜魯克和新加坡所遭遇的兩次慘敗相比還算不了什麽。

    整個二戰期間,相比皇家海軍和空軍,英國陸軍的表現乏善可陳,無論是與德軍還是與日軍作戰都鮮有出色的戰績。占領希臘本土後不久,精銳的德國空降兵實施了二戰期間德軍規模最大、也是最著名的克裏特島空降作戰,就像一年前德軍空降占領比利時埃本埃馬爾要塞一樣,英勇的德國傘兵將駐島英軍打得狼狽不堪,並最終於5月25日占領了希臘最大的島嶼——克裏特島,至此,軸心國集團完全控製了整個巴爾幹半島。

    德軍在巴爾幹的勝利令人瞠目結舌,這是一場經典而輝煌的閃擊戰,德國戰爭機器的高效顯露無遺,然而德國人為此付出的代價則是“巴巴羅薩行動”被迫從原定的5月15日推遲至6月2日,從今後曆史發展的進程來看,這一個多月的推遲將是致命的。

    62734/530771160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